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2013版《慈善蓝皮书》:2012年是中国环境NGO自我反思最多的一年,继2011年厦门PX事件后,中国“邻避运动”达到高潮
来源:慈善蓝皮书  作者:吴敏   发布时间:2013-06-03

       2013年5月31日,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3)》发布暨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锦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编杨群,以及来自中华慈善百人论坛、何仁慈善基金会、无锡灵山慈善基金会等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及非政府组织的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会议深入分析了中国慈善事业在2012年的发展状况,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研讨。

       继2011年厦门PX事件后,2012年中国“邻避运动”达到高潮,最典型的事件有三起:6月底,四川德阳的什邡市公众抵制在该地投资建设大型钼铜冶炼项目。7月底,江苏启东的王子造纸污水管道排海项目也遭受到公众的抵制。10月初,宁波镇海区的村民抵制引进PX项目。这些事件均在地方政府紧急停止项目后归于平静。事实上,2012年的环境冲突事件还有许多。

       以自身利益为动力的“邻避运动”影响巨大。第一,2012年大大小小的“邻避运动”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压力远远超过了环境NGO的活动。11月,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坦言“(这些问题)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未批先建,二是在环境影响评价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三是所在地政府的执政能力问题,四是有关重大项目社会风险评估的法律不健全、机制不健全”。他表示未来将加强依法环评,将所涉及的信息全部公开;进一步扩大群众参与度;建立健全社会风险评价机制,从源头上预防突发事件。第二,“邻避运动”带来形势的迅速变化,使各方很快就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关键问题是怎样从法律、组织角度将更加深入的对话机制建立起来。第三,在“邻避运动”这样一种灵活随机的、不以固化的组织形态出现的“公民环境行动”,并不由环境NGO发起和推动,NGO在其中的作用也无足轻重。



       (参见慈善蓝皮书 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6月出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