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2013年5月31日,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3)》发布暨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锦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编杨群,以及来自中华慈善百人论坛、何仁慈善基金会、无锡灵山慈善基金会等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及非政府组织的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会议深入分析了中国慈善事业在2012年的发展状况,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研讨。
外资企业。据统计,2012年外资企业大额捐赠共5笔,合计34344万元。除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向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就业创业基金会捐赠的款物上亿元外(价值4300万美元,约合2.7亿元),其余4家捐赠额全部低于3000万元。而据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披露,2011年外资企业捐赠超过4000万元的就有15家。
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讲,经过多年企业公益慈善的实践,外资企业大多形成了以社会议题为主导,以企业社会责任项目为形式,与企业业务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战略慈善模式。这也是外资企业多以企业社会责任项目替代单纯慈善捐赠的根本原因。即使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被国人指责为“铁公鸡”之后,单个外企在玉树地震中的直接资金捐赠也不过百万元。
在《公益时报》于2012年12月主办的第2届企业社会责任优秀案例展中,展出的110个案例中有73个来自外企,占全部案例数的2/3,可见外企在公益慈善领域侧重于项目运作的特点。
此外,外资企业有一整套严格的管理体系,在企业社会责任和公益慈善领域也不例外。无论是申请慈善拨款还是审批公益慈善项目,外企总部对拨款和项目实施公司都有严格的立项、执行和监督评估制度。如安利公益基金会的“春苗营养厨房”项目,除了投入5000万元为中西部10个省份的贫困地区小学配备1000个“春苗营养厨房”外,还专门设立了“利益相关方参与式”四级监督机制,通过基金会和关工委中央层级监督、市县级地方政府监督、受益学校监督和安利企业志愿者监督,提高了公益慈善项目的透明度,也为企业未来的公益项目运作积累了经验。
(参见《慈善蓝皮书 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6月出版)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