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文学蓝皮书》在谈到倾向性问题时指出,2012年,因为环境与氛围、观念与方式、生产与传播等各种因素的持续变异,文学自身也遇到了新的问题,面临着新的挑战。这些问题或许在前几年就或显或隐地酝酿着、萌发着,于2012年终于集腋成裘,凸显出来,更加的豁人耳目,令人关注。其中带有一定的整体性的倾向与问题,主要是:数字出版崛起的亦喜亦忧,类型小说发展的明显失衡,青年作家成长的缺少引领。这样三个问题,分别涉及到文学生产、文学传播与文学队伍等重要问题,委实需要高度重视,认真予以对待。
问题之一,数字出版崛起的亦喜亦忧
自2005年以数字出版的概念被首次界定,2012年正是数字出版发展与拓进的第七个年头。这一年的数字出版,以多个方面的有力拓进,取得了前所少有的实质性进展。但从出版全局和文坛整体来看,数字出版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隐含了许多问题,乃至隐忧,这些问题与隐忧,有些是属于行业内部的,有些则是关乎全局的,属于行业内部的需要加以调理,涉及文化全局的则要加以警惕。现在看来,重平台,轻内容,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为重视平台,疏忽内容,致使数字出版一直面临一个内容配不上平台、跟不上平台的严重问题。在数字出版领域,适合深度阅读的作品很少。有的主要是类型化的小说与传纪类作品,经典文学的比重相当微弱。数字出版的这种状况,不仅有悖于读者阅读的主流需求,而且也有悖于当下文学的实际状况。因此也可以说,风生水起的数字出版,其实与当下的文学创作关联不多,甚至关系不大。另外,从过于从产业化的角度推导数字阅读与数字出版,忽略了它可能产生的对于传统的纸质出版、纸质阅读的挤压与影响,从而造成在整体的文化领域里,偏重功利、疏离文化的倾向。数字出版是一种新兴的出版业态,但无论如何新兴,它仍然属于文化领域,精神生产。如果不从内容这个核心着手,不从文化战略这个全局着眼,要想让它健康发展便很难做到,要想让它成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传播力的重要支柱,就更是一句空话。我以为,目前的数字出版,与这样的目标还有极大的距离,甚至与这样的要求还有很多的背离。
问题之二,类型小说发展的明显失衡
目前,类型小说虽然总体上还不失其多样化,但最为走俏和行销的,则主要集中在官场与玄幻两大类别。而恰恰是官场与玄幻这两个最为行销的类型小说,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又游离于批评之外,概要地来说,这两大类型的作品,内容各有严重的缺失,写法上也少有文学性,称之为原创小说都较为勉强。客观地说,早期的由改革文学过渡而来官场小说,针砭时弊、揭露腐败,在正与邪的较量中充满人间正气。而后来的官场小说,渐渐由仕途进退,官场沉浮,进入到展示腐败本身和渲染权色交易的泥淖。这种“后官场小说”,成为当前市场的主要产品,使得这一题材领域严重变味。有调查显示,官场小说的读者中,党政机关公务员占到30.5%,工商企业工作人员占27.1%,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占20.3%。三者相加,占到了阅读总人数的79.7%。不难设想,这些置身官场的人们读了这样的正邪难分的官场小说,很难指望能对官场现状进行应有的反省,恐怕负面的作用要大于正面的影响,是毋庸待言的了。而脱胎于武侠小说的仙侠——玄幻小说,也看不到早期武侠的行侠正义,匡正诛邪,作品里除了魔杖、魔戒、魔法、魔咒,还有各种千奇百怪、匪夷所思的怪兽、幻兽。这里的所谓武林高手之间的交手,其实根本不是武功修为的较量,而是各自的‘宝贝’的角力。这些玄幻文学所呈现的,实际上就是一个游戏化的技术产物。因此,它并非是幻想的文学世界,而是文字呈现的游戏世界。这种“拟象”的世界,因为体现的并非是现实社会的真实投影,必然是“缺血、苍白”的,不食人间烟火的。这种作品,除了给某些人以一种简单的神性想象的满足与发泄之外,很难再有更多的意义。这种典型的快餐性作品,其实只是一种文学的衍生品。
当然,对于偌大的类型小说作者群,也不能给予轻视。事实上在军事类题材、后宫类题材的一些作品中,一些类型小说家也表现出很高的的艺术才情,使得这些类型小说在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上,都具有着一定的质量。类型化的作家因为尚年轻和未定型,可能还会有新的成长与变化,并在这一过程中进而走向分化,走向成熟。而这种成长与成熟,显然既需要文学批评的助力,也需要与传统文学的接轨。
问题之三,文学新人成长的缺少引领
进入新世纪以来,当代文学从创作方式到作品样式,从文学态势到文坛格局,都在不断的演进之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诸种变化之中,最为重要的新变动向,还是文学新人的纷至沓来与长足崛起。目前的文学新人群体,包含了“70后”、“80后”和“90后”。目前,急需针对不同的情况,予以具体的扶持与引导。事实上他们在给文坛带来新的活力和新的品质的同时,也随之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形成了某些新的倾向,并由此折射出文学批评与文学体制方面的某些不配套与不适应。而这样一些问题与倾向,也需要我们认真予以面对,切实加以解决。
从青年作家的创作来看,他们普遍重视“日常化”的生活与“小人物”的形象,使过去为人们所忽略的生活层面和人物类别,得到了前所少有的观照,占居了应有的地位,这是应予肯定的。但他们由此反映出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有所忽视,对重要社会问题的明显疏离,这使得他们的文学作品在充满生活的底气的同时,又缺少一种精神上的大气与时代的豪气。青年作家中的“80后”群体,有不少的作者还表现出对于经典文化的不屑,对于传统文学的远离,在文化积累与艺术传承上,更重视横向的借鉴,而轻慢纵向的继承。这些偏向都使他们的知识库存与文学造诣,有着明显的倾斜。当下的一些玄幻、悬疑、穿越等类型小说,你难以在其中看到丰厚的人文内蕴,多是武力与武艺的炫技,智力与智斗的游戏,盖因这种写作本质上是出于知识基础的艺术想象,而并非立足于人间烟火的坚实大地。如果说那种远离“宏大叙事”的写作缺少一种文学的历史担当的话,那么,这种游弋于神鬼之间的文字游戏,显然缺少系连生活的人间生气。这样的两种倾向,都可作为写作中的一种选择而存在,但显对于有理想又有追求的文学新人来说,这种个人追求与时代需求的不相适应,委实值得认真反思,并切实加以调整。
当文学新人们步入写作并带来成果之后,他们就是当下文坛的构成部分,理应在现有的文学秩序内得到应有的关照与扶持。但现在的实际情形却差强人意,许多工作都并未到位。这主要表现为:文学批评依然把目光较多地集中于名家名作方面,对于文学创作的新人新作较少光顾,更缺少从宏观层面对一些倾向性问题的认真跟踪与细致剖析,从而对文学创作的发展态势作出建设性的批评;由文学期刊、文学评奖等构成的现有的文学体制与秩序,仍以传统的文学从业者为主,其关注的重心,主要是那些从事严肃文学创作的已经成名的作家群体,正在成长中的作家,体制之外的作家,网络领域的作家,过去一直不在视野之内。近年开始有所改变,但力度仍然不大,办法依然不多,还没有真正达到在相互走近中相互了解,在相互了解中相互影响的理想状态;现有的中国作协、地方作协等文学体制,对于青年作家的培养开始予以重视,但多限于举办作家班等活动,因为作家班门槛较高,人数较少,更为大量的青年作家参加不了。在吸收青年作家入会方面,力度也较小,许多青年作家很难如愿入会。怎样利用现有体制联系、团结和培养青年作家,是一个十分迫切的现实问题。
(以上内容参见《文学蓝皮书 中国文情报告(2012~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5月出版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