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2013版《支付清算蓝皮书》:《中国支付清算发展报告(2013)》发布
来源:支付清算蓝皮书  作者:支付清算蓝皮书课题组   发布时间:2013-04-19

       2013年4月16日下午,《中国支付清算发展报告(2013)》发布暨支付清算理论与政策高层论坛在社科院隆重举行。在会议上,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发布了首期年度研究报告,随后来自监管部门、金融机构、支付企业和研究机构的领导、业内专家和学者,共同就当前支付清算市场发展中的理论、实践与政策热点问题,展开了分析和研讨。

       长期以来,作为一国金融基础设施的核心内容,支付清算领域的研究曾一度更关注包括行业政策、信息与系统安全、组织与产品创新、技术完善与进步等主题。然而,随着信息技术革命推动现代金融的跨越式发展,支付清算系统也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深远的影响。支付清算市场的健全与否,不仅关系到金融交易是否顺畅,以及资金能够更有效地在金融体系中流动,而且对于宏观经济、货币政策、金融风险与金融稳定等因素,都会产生不容忽视的冲击。此外,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经济体来说,支付清算领域的创新还有助于促进居民消费、服务中小企业成长、支撑金融机构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等多重目标。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批准设立的所级非实体性研究单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作为主管单位,专门从事支付清算理论、政策、行业、技术等方面的重大问题研究。研究中心成立于2005年,为适应支付清算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需要,2012年按照院领导要求进行了全面重组和完善,并且得到了央行、支付清算协会、中国银联、VISA国际组织等的大力支持。

       《中国支付清算发展报告(2013)》系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推出的系列年度报告的首期。报告旨在系统地跟踪国内外支付清算领域的最新成果,全面分析国内外支付清算行业与市场的发展状况,充分把握国内外支付清算领域的制度、规则和政策演进,并且深入发掘支付清算相关变量与宏观经济、金融及政策变量之间的内在关联。报告将致力于为支付清算行业监管部门、自律组织及其他经济主管部门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为支付清算组织、机构和金融机构的相关决策提供基础材料,为支付清算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文献素材。

       作为国内系统研究支付清算问题的首份报告,《中国支付清算发展报告(2013)》从中国和全球两个维度,从理论、实践与政策多个视角,试图为促进和繁荣支付清算领域的持续研究而“抛砖引玉”。本报告分为总报告、分报告和专题报告三个组成部分。总报告为“我国支付清算体系的发展状况”,全面分析了我国支付清算体系的发展历程、现状特点、存在问题及趋势,具体包括两章:“我国中央银行支付清算体系的建设与运行”,“我国非金融机构支付体系的建设与运行”。分报告为“支付清算体系运行的经济含义”,主要是运用各类量化分析工具,对于支付清算运行与宏观经济变量、区域经济金融发展、金融风险、货币政策的内在关联,进行了实证检验和深入剖析,具体包括四章:“支付清算运行的宏观经济效应”,“支付清算运行、区域经济与金融发展”,“支付清算运行与金融系统风险的关联”,“支付清算运行与货币政策”。专题报告为“支付清算体系的比较考察与文献综述”,系统整理了全球和典型发达国家的支付清算体系运行状况及特点,并且尽可能全面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支付清算的相关理论文献,具体包括两章:“全球及主要发达国家支付清算体系分析”,“现代支付体系发展若干专题文献评述”。

       在我国中央银行支付清算体系的建设与运行方面,报告总结了几个特点:第一,从交易资金规模上看,大额支付系统处于中枢地位,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处理金额占清算系统的金额一直保持在70%左右。第二,业务量增长迅速,覆盖面不断扩大。从2012年各季度数据来看,除同城票据清算系统的处理笔数和金额有所下降之外,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小额批量支付系统等支付系统处理的笔数和金额都有较快的增长。第三,支付系统处理的笔数和金额不成正比。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处理金额占清算系统的金额虽然一直保持在70%左右,但其笔数占总笔数的比重却一直在2.4%左右。相反,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支付系统和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的金额占比虽然不高,但笔数占比分别保持在47%和43%左右。

       在支付清算体系运行与宏观经济的联系方面,报告指出,非现金支付工具中的票据支付规模、支付系统中银行卡跨行支付与同城票据清算的交易规模以及单位结算账户的增长速度等支付清算指标与GDP和CPI等宏观经济指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可以用于对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测和印证。报告还指出,支付清算系统的发展对于货币政策实施的环境、工具、中介目标和传导机制都发生了重要影响,从实证检验来看,支付清算交易规模与货币流通速度、货币供应量、利率等指标都有着显著的相关性。因此在货币当局的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需要将支付清算体系的发展纳入视野范围内。

       在支付清算活动的区域特征上,基于对大额实时支付系统资金流动状况的观察,我国各地区的资金分布近年来有着明显的分散化趋势。北京、上海和深圳仍然担任着金融枢纽的角色,但后两者的地位有所削弱,同时这三个金融枢纽之间的资金联系也有疏离的趋势。另外,东部沿海省市、东北地区、西部地区的各省市都分别有着相似的资金流动模式,北京市则具有更强的独特性。在支付清算业务的机构分布方面,国有商业银行仍然在资金流动中居主导地位,不过近年来支付清算业务在不同类型机构之间的分散化与多元化的趋势明显,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金融风险在特定机构的集聚以及相关“系统性重要机构”的“大而不倒”现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