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4月2日,由中国社科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首都体育学院共同主办的体育蓝皮书《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2013)》(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在京举行。江西省副省长朱虹、盈方中国总裁马国力等领导送上寄语,表达了对体育产业发展研究的肯定与支持。
首都体育学院钟秉枢校长作为体育蓝皮书主编发表主题演讲,他认为,作为国内唯一的体育蓝皮书,《报告》基于数据和案例,重点对体育竞赛业、体育健身业、体育用品业、体育场馆业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钟秉枢在报告中还就城镇化进程中体育用地问题、职业体育问题、学生身体素质等问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人民日报体育部主任李中文、中国体育报常务副总编辑张乐年、网易副总编辑颜强作为媒体代表对体育蓝皮书进行了点评,并就报告中涉及的热点话题进行了讨论。
享受体育是权利,不是特权,是实现中国梦的保障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全体人民的梦。李中文认为,这必然包括实现普通人享受体育的权利。他引用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的一段话,体育运动是一种权利,而不是特权,全世界人民都应拥有这样的权利。这就要求在我国如火如荼的城镇化进程中,合理的预留体育用地,通过让人们参与体育锻炼,丰富业余生活,提升居民素质,实现真正意义上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增强青少年体质,政策并没有落实
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 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教育的基本目标,而且中央的文件明确规定,要每天锻炼一小时,上好体育课。2012年年底,国务院又转发了教育部的文件,呼吁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又重申了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问题,同时对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有了明确的体育课的规定。钟秉枢认为,政府很重视,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他分享了几个数据:全球儿童平均户外活动时间3.41小时,但是我们国家只有0.86小时,国家规定每天要锻炼一小时,但是2010年北京市学生每天锻炼超过一小时的只有24.3%,而上海市七成学生每天锻炼不一小时。
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问题,张乐年认为利用职业体育的品牌效应,也是培养青少年体育锻炼意识的重要渠道。首都体育学院和马布里联合主办的马布里篮球训练营,正是借助于北京男篮和马布里的品牌效应,建立起职业体育与学校体育的联系,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提供更好的服务。
挖掘职业体育中的经济价值
作为英国足球专家,颜强对国外职业体育发展有深入的了解,他认为职业体育应区别于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在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同时,应实现更高的经济价值。中国现阶段职业体育的发展还不成熟,要挖掘职业体育中蕴藏的经济价值,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随后,中国皮书之父、社科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畅谈了对未来体育蓝皮书的构想,并宣布北京体育产业蓝皮书项目启动。北京大学体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何文义、北京好视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建军分别从学术和企业的角度,肯定了产业研究对北京体育产业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
发布会的另一个高潮是体育蓝皮书智库首批专家名单公布,他们分别是社科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北京市体育局局长李颖川,首都体育学院校长钟秉枢,盈方中国首席执行官兼总裁马国力,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保护中心主任段桂鉴,北大体育产业研究中心创始人、中国第一本体育蓝皮书牵头人阮伟。国家政府部门、学术研究界以及其他单位和部门在长期的体育经济实践和科学研究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有价值的研究数据,这是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界的一个重要宝藏。对已有数据的充分利用和开发,探索其中蕴藏的变迁趋势和发展模式,既能够较好地促进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发展,同时也是高等院校和企业为政府决策提供有效服务的重要途径。因此,企业与高校进行校企合作并回报社会,在体育领域这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创新事业,是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有益实践。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