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随着金砖国家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金砖国家的服务业开始出现快速发展的趋势,是这一时期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之一。到2000年,除中国以外的金砖国家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都已经超过50%。印度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从1980年的40.32%上升为2011年的56.37%,巴西从1980年的45.16%上升为2011年的67.01%,南非从1980年的45.43%上升为2011年的67.01%,俄罗斯从1989年的32.97%上升为2010年的59.28%,增长幅度均在16%尽管中国的服务业在GDP中所占的比例没有超过50%,但同期服务业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在GDP中的占比增加了21.75%。在服务业发展的同时,金砖国家服务业吸纳的就业人口占就业总人口的比重也大幅上升。服务业不仅成为带动金砖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部门,也成为吸纳劳动力最多的部门之一。
服务业目前已经在金砖国家经济活动中占有支配性地位,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强劲的拉动作用,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金砖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金砖国家服务业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商业、酒店业、交通业和通信业等相对传统的服务行业,包括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商务服务业在内的生产性服务业近年来发展也很快。
虽然金砖国家都在发展服务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印度的成就最为引人注目。印度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科技人力资源禀赋,抓住了发达国家服务业外包的有利契机,以软件产业为先导,以海外市场依赖型的软件外包业务为商业模式,将软件外包领域从过去的信息技术外包服务(ITO)扩展到业务流程外包服务(BPO),将科技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服务业领域的产业竞争优势,使本国迅速跻身世界信息产业大国之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报告指出,自2005年以来,印度就一直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服务出口国。
中国的制造业发展成就有目共睹,但其服务业发展则稍显不足,是金砖国家中唯一一个服务业占比不足50%的国家。其原因可能在于,中国经济中也存在着与日本类似的二重结构:即同时存在一个面向国际市场竞争的高效率的出口部门,和一个主要面向国内市场的生产率低下的内需部门。中国的服务业相对于制造业而言开放进程偏慢,在一些服务业部门,大型企业具有很强的市场势力,非国有经济比重低,产业中竞争不足,因而效率提升缓慢,使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相对生产率差距不断扩大,从而使产业结构偏差加深。未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应引导和鼓励非国有经济进入大多数服务业部门;在扩大开放服务业的基础上,加快服务业内部的体制变革,促进社会资源在各产业之间和各所有制经济之间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
(以上内容参见《新兴经济体蓝皮书 金砖国家发展报告2013》P130~131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3月出版)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