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殡葬绿皮书 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2~2013)》:加强生死观研究,壮大殡葬改革主流思想舆论
来源:  作者:本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3-03-29

    2013年3月28日,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中国社科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联合举办了“2012~2013年《殡葬绿皮书》新闻发布会”,并正式发布了殡葬绿皮书《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2~2013)》。绿皮书对2012-2013年中国殡葬业发展的重点及热点问题进行了跟踪调研和深入分析,提出了2013年中国殡葬业发展的预测和相关对策。

 

    《绿皮书》对我国当代社会的生死观进行了研究,认为:

 

    生死观是一种文化且具有多元性,但核心是生命文化。文化的本真含义就是不断地变革,不变革就不是文化而是文物。生死观的核心是生命文化,这就决定着生死观是变化的,也就告诉我们殡葬是不断改革的,但这种改革必须是基于对生命尊重和死亡的尊严的改革这样的殡葬改革才有生命力。

 

    《绿皮书》认为:从倡导殡葬改革以来曾出现二次与殡葬改革相左的“回潮”的现象,在于人们没能正确的把握“殡葬改革”的本真意义。第一次“回潮”是从1978年到1981年的三年回潮,火化率从30%下滑到18%,乱埋乱葬和旧的殡葬习俗抬头,通过召开第一次全国殡葬工作会议,统一了思想,“回潮”很快被遏制住。第二次“回潮”是2006年火化率由2005年的53%下滑到48%,一直到2011年仍然在48%至49%间徘徊。在遏制乱埋乱葬的问题上,以2012年本无可非议的河南周口平坟工作,却引来舆论哗然为标志,标志着殡葬改革与“回潮”依然在纠结中。究其原因是人们没能把握“殡葬改革”的本真意义。所谓殡葬改革,就是“把殡葬社会活动中存在着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按照这一本真意义,殡葬改革要改革的是旧的不合理的部分,如果虽然是旧的但是依然合理部分,那就是优秀的文化传统,不仅不能改革,还需要传承与弘扬。如果是旧的且又不合理的部分就要摈弃,然后改成新的能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这就是殡葬改革的本真与真谛。《殡葬管理条例》规定的“积极地、有步骤地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殡葬用地,革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是无可非议的。在日益城镇化、现代化的今天,尤其是人口密集的城镇积极地、有步骤地实行火葬不容置疑,从中国国情出发,从中国农村的实际出发不适宜火葬的地方,可以土葬但是改革土葬,土葬但必须节约用地,革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这些主张和做法是无可非议的。需要我们今天做的是研究传统的殡葬文化中那些是合理的部分,又如何赋予现代的精神给以传承,那些是不合理的部分,坚决的摈弃。

 

    《绿皮书》认为,出现第二次“回潮”的另一主要原因,是“回潮”倡导者及其群众狭义的理解“以人为本”,而不是科学的理解“以人为本”。“回潮”的拥护者则狭隘的理解“以人为本”是“以个人为本”,而不是以整个民族人群的为本,只是逝者为本,而忽略了还应该“以今天的人”以及“以未来的人”为本。用这种狭义的“以人为本”观念和对科学发展观的片面理解,批评全面贯彻实施科学发展观的政府的殡葬改革,是不“以人为本”的改革,这种狭隘的“以人为本”观念,迎合了社会上根深蒂固的旧的殡葬思维意识与心态,也得到了不明殡葬改革真谛的人们的支持。

 

    面对正在纠结中的第二次“回潮”,注重了政策供给,但缺少心诚悦服的说理,致使殡葬改革面对着第二次“回潮”难以看到回暖的迹象。一些地方领导和群众认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以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高兴不高兴为标准,那么百姓愿意土葬就土葬,高兴葬在哪里就埋在那里。人们这种错误的片面的理解科学发展观,理论界和政府又没有给予及时有力的说理,致使第二次回潮至今难见回暖迹象。面对第二次回潮2009年12月3日民政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表达了政府继续深化殡葬改革的信心,也制定深化改革科学发展的原则、目标和任务,但是面对对第二次“回潮”学术界和舆论界对“回潮”的非理性没能强有力的说理性的回应,难以让主张和实践二次“回潮”的人们心诚悦服的接受殡葬改革。

 

    (以上内容参见《殡葬绿皮书 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2~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3月出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