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2013年3月28日,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中国社科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联合举办了“2012~2013年《殡葬绿皮书》新闻发布会”,并正式发布了殡葬绿皮书《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2~2013)》。《殡葬绿皮书》呼吁,应将网络祭祀搭建成为民众书写自身与家族历史的平台。
《殡葬绿皮书》指出,网络祭祀的发展,是与电脑与互联网在中国大陆的逐渐普及密不可分的。最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网络祭祀即已开始出现。只不过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并没有在社会上产生多大的影响。在本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除了部分民营网站外,在政府部门的提倡下,为数甚夥的殡葬服务单位,如殡仪馆、公墓等都着手进行了相关网站的建设。祭祀(纪念)网站在数量上越来越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目前,中国清明网、无尽的爱、天堂网等,都是祭祀网站中的佼佼者。
网络祭祀因其不受时空之限,简便易行,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强的传播力。从几个大型的祭祀网站的注册人数来看,近年来都呈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增长态势。从现有祭祀网站的应用技术来看,部分大型网站采用了仿真技术,通过打造动感的艺术效果实现身临其境的氛围,在打破虚拟与现实上下足了功夫,很好地实现了传承殡葬文化的目的。近年来部分祭祀网站开始将“实体墓”概念引入到网络祭祀中,甚至将现实中整座的墓园做成网络背景,进而打破虚拟与现实之间的隔阂,营造出如对实物的观感。如此种种网络祭祀手法,都是非常值得称道的。
不过,尽管网络祭祀有着上述的诸多优势,但是其本身的虚拟特征依然是制约着网络祭祀难以迅速为国人所接受的内在原因。网络祭祀所营造的效果,也多少带有某种游戏意味,这对将祭祀视为庄严肃穆的国人来说,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在《殡葬绿皮书》专门面向经常利用网络办公的中青年人群的调查中,认为网络祭祀不够庄重和心理存有抵触心理的比例分别为40.28%和38.89%。此外,网络祭祀所具有的季节性特征以及与之伴随的资金开发压力,都为网络祭祀的推广带来了影响。
网络祭祀平台究竟应该朝着哪个方向去发展和创新,是任何一个关心网络祭祀的人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祭祀网站的灵魂与核心,在于文化理念的革新。从现有祭祀网站所营造的人文氛围来看,多数网站所登载的内容为从其他网站转载,原创性不足,大大减弱了络祭祀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这显然与祭祀网站究竟应如何发展,在定位和认识上仍比较模糊有关。”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马金生如是说。
从传承生命的角度来看,马金生认为,还是应将网络祭祀打造成人们书写家族以及个人历史的平台。“任何一个人,无论伟大与平凡,在其生命历程中都会有可圈可点的言行或事迹。如果能够将这些言行与事迹挖掘出来,为每个人都能够书写一段历史,那对网祭的人文氛围营造来说,显然是一个质的飞跃。”
又当如何来从事这一方面的建设呢?《绿皮书》指出,由于国人对死亡的忌讳心理依然很浓厚,因此网络祭祀平台的开办尽量不要仅仅是祭祀的内容,使得从里到外弥漫着一种悲伤的氛围,而是应该加强其人文色彩、增益生命文化的内涵。在网络祭祀平台中,除了对逝者能够进行祭祀、哀悼之外,还应添加对生命的关怀的文字。比如,在相关手段上,“网络经营者可以以积分等形式鼓励逝者的亲属将逝者的嘉言懿行书写出来,为后世保留住这些生命文化。对于写的好的,给予积分上的鼓励,而不是一切都要染上铜臭的气味,否则对网络祭祀来说终将是一种隐性的伤害。”
当然,在网络祭祀的推广上来看,相对成熟、完善的祭祀网站在固守优势项目的同时,还应在创新服务项目上继续努力。此外,还应想法设法谋求与有关部门的合作,争取有关部门的多方支持,进而有效地整合殡葬服务资源,解决服务市场相对狭窄与资金紧缺的难题。
目前,尽管网络祭祀的发展仍然有种种羁绊,但从其发展前景来看,还是比较乐观的。马金生认为,在网络祭祀的定位上,只要朝着“打造生命档案、抒写平民历史”的方向去努力,不断营造一种从生到死、具有深度人文关怀的文化氛围,“将祭祀网站切实建设成为普罗大众缔造家族谱系、延续家族记忆、书写自身历史的绚丽平台,网络祭祀迟早会迎来大发展的新天地。”
(以上内容参见《殡葬绿皮书 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2~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3月出版)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