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蓝皮书指出,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言,武陵山片区在2003~2011年间,人类贫困有了一定的改善,其中,交通贫困改善程度较大,其次是健康贫困和教育贫困,而住房贫困改善幅度不大。分片区层面,铜仁片区的人类贫困最为严重,其次是邵阳和恩施片区,张家界片区和黔江片区的人类贫困程度相对最轻,怀化和湘西片区则居中。县市区层面,正安、余庆、印江、沿河、宣恩、新邵、新宁、新晃、新化、务川、通道、绥宁、思南、石阡、湄潭、隆回、江口、会同、古丈、凤冈、德江、道真、城步等县市区人类贫困程度最深(三级贫困)。其中,铜仁片区12个、邵阳片区6个、怀化片区3个、湘西片区1个、恩施片区1个,三级贫困率分别为75%、54.5%、23.1%、12.5%和9.1%,张家界片区和黔江片区则不存在三级人类贫困县。
从人类贫困的空间格局演变趋势来看,总体上呈集中分布向分散集聚演变。2003年,人类贫困最为严重的县市区主要集中在铜仁片区以及酉阳、秀山、龙山、保靖、桑植一带,其他地区则为几个零星的分布点;2007年,铜仁片区及周边人类贫困集聚带略有调整,但另一个集聚区——安化、溆浦、新化、新邵和邵阳等毗邻县市区的人类贫困却在相对加深;2011年,伴随前两个集聚带的萎缩(特别是铜仁片区及周边集聚带),会同、绥宁、通道、城步和新宁毗邻县市区作为一个新兴的人类贫困集聚带则逐渐形成。而张家界片区、黔江片区、恩施片区和湘西片区的人类贫困状况则总体上相对有所减轻,三级贫困县日趋减少。
(以上内容参见《连片特困区蓝皮书 中国连片特困区发展报告(2013)》P1~30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3月出版)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