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蓝皮书指出,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国务院决定推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09年9月11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2011年6月7日,国务院又出台了《关于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决定从2011年7月1开始试点城居保。从2012年7月1日开始,国务院决定在全国所有区县实施新农保和城居保制度全覆盖计划,符合条件的老人领取养老金。截至2012年12月底,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区全部开展新农保和城居保的覆盖工作,城乡居民参保总人数达到48370万,13075万城乡老年居民按月领取养老金。
各省实施情况不一样,有的省份提前实现了全覆盖,如重庆、湖南等。有的省份全覆盖工作进展比较缓慢,如青海,由于外出务工人员较多,有户无人现象严重,新农保进展较慢,参保率较低。部分省份合并新农保和城居保,即城乡居保,实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统一。目前,河北、内蒙古、湖南、江苏等10多个省份完成了城乡养老保险的统一,实现了城乡居保。
在实现制度全覆盖的同时,各地相继提高基础养老金待遇。由于新农保和城居保基金来源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因此,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财政能力决定了城乡居保的待遇水平。江苏将基础养老金提高到70元,而且在未来7年实施倍增计划,重庆将基础养老金提高到80元,青海、河北将基础养老金提高到85元,青岛提高到110元,北京、浙江等地也都在55元的基础上增加养老金。人社部相关负责人也表态未来要根据物价水平、各级财政承担能力和低保等保障标准来调整基础养老金。
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实现了几千年来广大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不敢想的事情,在自己进入晚年以后国家每月都能给一定的补贴,不再像以前年轻时靠身体赚钱养活自己,晚年只能依靠子女。制度全覆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拉动消费,尤其是农村的消费,有利于扩大内需。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还存在一些难题亟待破解:制度建立起来了,但标准水平还比较低,对一些中青年人吸引力不足。对于那些还有很多年才能拿到养老金的中青年来说,目前的基础养老金过低,尤其是面临通货膨胀的侵蚀,基础养老金对生活的保障力度很小。制度虽然实现了全覆盖,但便携性还很差,转移接续还比较难,对流动人口来说还很不方便,影响到人才的流动。
(参见《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2月出版)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