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创新报告(2012)》:我国遥感卫星技术总体上成就显著,但在高分遥感卫星技术及商业应用方面仍处于相对落后状态
来源:  作者:本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3-01-16

    2013年1月14日,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 “2012年测绘地理信息蓝皮书发布会” 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以测绘地理信息创新为主题,对近年来我国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的创新状况进行系统和深入分析,并正式发布了2012年测绘地理信息蓝皮书《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创新报告(2012)》。

 

    蓝皮书指出,尽管我国遥感卫星技术从总体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国产民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技术及商业应用方面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我国于2012年初发射的迄今最高分辨率的民用遥感卫星资源三号01星的全色分辨率只有2.1m,仅相当于10年前法国Spot-5,或6、7年前印度CartoSat-1和日本ALOS的水平。民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技术及其商业开发已成为中国航天的一大“短板”。

 

     蓝皮书分析,制约我国商业遥感卫星产业发展的因素可分为外因和内因两方面。就外因而言,中国面临的相对复杂的战略安全环境和西方国家长期的技术封锁固然不容忽视。然而,由于这一问题由来已久、根深蒂固,短期内我们无法控制和改变;而且从效果上看,这一问题也似乎并未对我国运载火箭和载人航天等发展造成类似程度的困扰。

 

    我们还应当主要关注内因。首先,在观念方面,我们对发展    自主商业高分遥感卫星系统的紧迫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其次,在体制方面,我国军民分立、条块分隔的卫星应用体制阻碍了商业遥感卫星的发展。

 

    第三,在技术方面,我国的遥感卫星系统性能本身尚存在一些问题,如卫星和传感器可靠性差、寿命短,定位精度低,成像光谱质量差、图像分辨率和清晰度不高等。

 

    最后,在商业经验方面,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作为一种军民两用产品,其国际化运营除需要强大的市场运作能力外,还要求运营企业拥有丰富的军售经验,否则易引起各种军事、外交和商业纠纷。

 

    同时,蓝皮书指出,促进我国商业遥感卫星产业发展的三点总体思路。

 

    首先,要充分认识发展自主高分商业遥感卫星系统的紧迫性。发展自主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系统,是在航天遥感领域践行军民融合式发展,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确保军队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迫切需要;是完善丰富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构建数字中国、实景中国、智能中国地理空间框架,提高数字城市、天地图、地理国情监测三大信息平台服务能力,推动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升级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设完善的国家综合信息基础设施,推动全球战略信息搜集、开发与利用,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有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能力和国民信息资源应用能力,实现国家信息化战略目标的迫切需要。

 

    其次,要积极借鉴国外商业卫星公司的发展经验。商业遥感卫星运营主体在政府的主导或推动下,不断提升技术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适时调整优化产权和治理结构,最终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实现自主发展,是美、欧各大商业遥感卫星巨头普遍采取的成熟道路,同时也是以、印、日等国同类机构未来可预见的发展方向。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业已确立的今天,这一发展模式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最后,要坚持统筹兼顾、协同发展。未来中国高分商业遥感卫星企业应努力实现卫星应用产业与地理信息产业协同发展,大力推动包括全球定位、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通信在内的“3S+T”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协同发展,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开展国际合作,发挥比较优势,将有限的科技资源投入关键技术开发,迅速提升自主核心能力和产业总体水平;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同发展,在积极利用市场和经济手段优化资源配置,谋求企业发展的同时,服务于政府公益性测绘事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建设、社会和谐和民生改善。
 

 

    最后,蓝皮书指出,高分遥感卫星的商业化是技术和产业环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也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航天大国推行各自全球战略、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应对全球性挑战的今天,发展自主高分商业遥感卫星技术和产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紧迫性。发展我国自主高分商业遥感卫星,仅靠一两个部门或单位的力量远远不够,相关政府机构和产业部门必须协调配合、共同推进,积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技术和产业发展之路,推动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和卫星应用产业的繁荣与进步。

 

(参见《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创新报告(2012)》P264~268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12月出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