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2012版《文学蓝皮书》:靠网络写作稿费生存的写作者约3万多人,与体制内专业和半专业作家数量持平
来源:  作者:本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2-06-27
2012年6月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文学蓝皮书《中国文情报告(2011~2012)》发布会暨研讨会在京举行。文学蓝皮书《中国文情报告(2011~2012)》分门别类地对2011年的中国文学与文坛的发展与走向、现象与成果、经验与问题等各类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细致的扫描。特别是通过对一些焦点性现象和倾向性问题的捕捉与评说,更为突出地显现了年度文学的宏观走向,及其发展演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文学蓝皮书《中国文情报告(2011~2012)》指出,与传统型文学生产过程明显不同的是,新兴文学的创作、生产与传播,或借用市场运作的力量,或借助信息科技的手段,在多个方面都表现出文学与商业的结合,专业与产业的互动,从而使其发展具有漫泛性,形态具有多因性。
以近年长足崛起的网络文学为例,从网络小说在20世纪末首次现身起,至今不过十多年时间,但却发展极为迅速。除去作品总数增长快、存量大,作品构成多样化、类型多之外,网络文学还以参与人数广泛、受众人群众多,俨然成为当今文坛最为庞大的文学存在。这一文学板块的迅速成长,既在于网络写作的门槛较低,自发性强,便于爱好者主动进入与自由介入,更在于其中一些写作者相对成熟之后,可借助于收费阅读、作品改编等手段,得到安适的生存与稳定的发展,并在名声和利益两个方面获得必要的满足。目前在网络平台上坚持写作并靠稿费得以存身的写作者有3万多人。这样的一个从业数量,与体制内专业作家和半专业作家的数量总和不相上下。无论从作者的构成上看,还是从写作的趋向上看,网络小说都以非专业性的写作演练,以及向类型化的不断倾斜的基本走势,成为大众化文学的主要构成,并以良莠兼具的复杂性、无所不有的包容性,孕育了进一步发展演变的多种可能性。
(以上内容参见文学蓝皮书《中国文情报告(2011~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6月出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