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2011年《中国省会经济圈蓝皮书》:合肥经济圈内2010年人均GDP约2.4万元
来源: 作者:本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1-04-11
2011年出版的《中国省会经济圈蓝皮书》指出,以合肥为中心城市的合肥经济圈构建始于“十一五”初期,经过五年的发展,合肥经济圈的地理范围已经从合肥、六安、巢湖三市扩大到合肥、六安、巢湖、淮南、桐城五市,其中,淮南和桐城是自愿加入的,两市打破行政区划融入合肥经济圈,创造了我国区域经济中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组合的一种新的形态。
实践证明,合肥经济圈是一块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区,也是安徽乃至中部地区发展的一个核心增长极。相比于其他经济圈,合肥经济圈更市场化,更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经过五年来的发展,合肥经济圈不仅在发展规划对接、基础设施共建、产业合作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市场的建设等方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而且在经济社会发展上,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合肥经济圈已成为安徽省综合实力最强、发展最快的区域
该蓝皮书指出,合肥经济圈经济增长领跑全省,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合肥经济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41.2亿元,占全省比例的38.7%,圈内人均GDP达2.4万元左右,是2005年(9766元)的2.5倍,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居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圈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837.2元增加到2010年的15438元,年均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979元增加到6181元,增长15.7%。自2007年安徽启动民生工程以来,圈内五市累计投入民生资金超过180亿元,统筹城乡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该蓝皮书认为,合肥经济圈是加速安徽崛起的重要支撑,它已成为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全省发展基础最好、体制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地区,具有在高起点上加快发展的优势和机遇。
五市定位更加清晰
该蓝皮书指出,合肥经济圈内的五个城市各具特色和优势。其中,合肥是经济圈建设的发动机,将引领安徽全省加速崛起,其他各市也将发挥各自专长:淮南是合肥经济圈的北翼城市,将起到带动沿淮、辐射皖北的作用;六安是圈内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保证,也是合肥经济圈向西发展门户和陆路交通门户;巢湖将是合肥经济圈东向发展门户和水上交通门户;桐城是经济圈联动沿江、辐射皖西南的门户。
目前,合肥经济圈建设方兴未艾,五市已建立了党政领导定期会商机制,在制度、规划、基础设施以及产业合作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形成了共建共赢、联动发展的良好发展局面。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表示,合淮工业走廊“一轴四组团”目前基本形成,希望加快江淮运河共建,把淮南能源优势就地转化、就近转化、圈内转化。六安市市长张韶春认为,合肥经济圈突破了行政区划的藩篱,按经济发展规律而划定“4+1”模式,开创了“大手牵小手”,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崭新模式,这是合肥经济圈的首创。而身居安庆市的桐城则希望与合肥合作共建滨湖快速通道。
区域一体化进程将提速
该蓝皮书指出,未来五年,合肥经济圈将实现城市交通、通信网络、供水、供电、供气等方面全面接轨。在交通上,合肥、六安、巢湖、淮南、桐城五市中心城区通达运输通道的平均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打造“一小时通勤圈”和“一小时生活圈”。在通信方面,经济圈五市正谋划采取固话统一区号,共用合肥的0551区号,电话号码也将由现在的7位升级为8位,圈内市民互打电话,一律按市话收费。同时,未来五市还将建设一体化的城市供水管网。以大别山区水库群为主要水源,巢湖为应急战略备用水源,长江为远期供水水源,以合肥、六安、巢湖、淮南城市群为节点,建设龙河口引水工程,逐步实施合肥经济圈城市联合供水。
此外,合肥经济圈将率先在全省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区域统筹,推进五市间社保制度协调配合和社保关系无缝转移、接续。在旅游方面,加快建设圈内旅游集散中心、咨询中心和信息中心,实行圈内旅游“一票通”,将合肥旅游经济圈打造成华东旅游休闲度假中心和全国有影响的旅游目的地。
(具体内容参见《合肥经济圈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0~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