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2011年《新兴经济体蓝皮书》:金砖国家研发占GDP比重仅为0.9%~1.4%
来源: 作者:本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1-04-07
2011年出版的《新兴经济体蓝皮书》指出,虽然金砖国家在过去十多年里实现了较快发展,并在金融危机中率先复苏,但在金砖国家保持稳定增长和崛起的进程中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难题,在推进创新发展中仍面临众多瓶颈。
一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长总体上仍然属于数量型和粗放型增长,赶超主要体现在规模、速度上,还缺乏质量、结构与可持续发展优势,如全要素贡献率普遍不到30%,不到发达经济体的一半。金砖国家高新产业很弱,2006年,俄罗斯信息技术产业产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远低于美国和爱尔兰(分别为5%和12%)。印度总出口中高技术商品只占5%,中国高新产业占比虽然相对较高,但主要由外资企业贡献,而中国获得的附加值相当低。例如,根据美国海关统计,进口一部中国生产的Iphone手机价值为178.96美元,但其中包括34%的日本零部件、17%的德国零部件、13%的韩国零部件,还有6%的美国产品,中国“创造的价值”仅为3.6%。在2009~2010年132个经济体参与的创新指数排名中,中国、南非、印度、俄罗斯和巴西分别列在第43、51、56、64和68位上,距离发达国家差距甚大。
另一方面,金砖国家推动经济创新转型还面临人才、资金短缺等瓶颈,如金砖国家研发占GDP比重仅为0.9%~1.4%,只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OECD)平均值的一半。俄罗斯政府每年用于扶持中小企业创新计划的预算资金约4000万美元,只相当于美国政府“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年支持资金的1/50。
该蓝皮书分析,金砖国家或为体制过渡经济体,或为非成熟市场经济体,体制机制不完善是制约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因素。按照洛桑国际管理学院2008/2009年世界竞争力要素排名,金砖四国在“制度和机构”这一要素项均属于弱项,低于各自的总体排名,说明四国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建设存在滞后性。
有鉴于此,该蓝皮书指出,后危机时代,金砖国家在追求经济高增长的同时,还要努力推动发展方式尽快创新转型,尽快培育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竞争优势,提高各国在国际分工价值链中的地位,从原料供给、廉价出口的依附式发展模式转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的高端价值环节。
(具体内容参见《金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1)》,第50-53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4月出版)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