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2010年《社会保障绿皮书》:构建“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模式的农民养老保险制度
来源:  作者:张静鸥   发布时间:2010-07-07

《社会保障绿皮书》指出,建议仿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原则,建立一个新型的农民养老保险制度,采取国家、集体、个人共同付费,以“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的模式,照顾农民没有单位缴费、收入低、缴费能力不足的特点,政府给予较大的投入,建立新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具体的方式如下。

由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共同出资建立非缴费性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因为都是非缴费的,因此均由国家支付,争取到2012年达到每月每人50元的补贴标准,并到2020年达到每月每人100元的标准。

农民的个人账户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投资受益构成,地方政府应对个人账户进行一定的补贴。个人缴费可根据个人意愿在当地当年人均纯收入的5%至10%之间选择,地方政府可以对个人账户给予补助,村集体、乡镇企业也可以提供补助。

新型农民养老保障的年龄应一次性定为65岁,这之前丧失劳动能力的可按低保救济。除基础养老金外,有个人账户的农村居民还可按月领取个人账户中的养老金。一般情况下,农村老年居民基本养老金争取能达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左右,若再加上个人账户的收入,是可以维持基本生活的。

对于超过参保年龄的农村老人,国家应给予农村居民养老补贴,其水平为不低于当地农村人均纯收入的20%,并高于当地的农村低保水平。对于缴费未到15年的老人,可以根据缴费时限,除领取个人账户的收入外,在农村养老补贴基础上还应该增加一定比例。同时,应该把这一制度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及社会救助体系结合起来。对于高龄老年人,可以建立“高龄福利津贴”和“护理保障制度”,为高龄老人的晚年提供经济支持和生活照料,使他们逐步从“家庭养老”的传统制度中解脱出来,享受社会化的老年保障待遇。

借国家最近出台的4万亿元以民生为主的投资的东风,应该加速农村养老保险的推广速度。从技术上看,我们已经有了多年的城市社保经验以及农村社保试点的经验。由于国家已出了大头,根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经验,这一体系推广起来难度就会小很多,应该尽快推出并普及。建议2009年在每个省有2至3个县试点,而后每年推进剩余1/3的县,到2012年底基本上覆盖全国农村。

(本文摘自《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No.4——2010:让人人享有公平的社会保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