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2012版《工业化蓝皮书》:提高城镇化率是中国工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的关键
来源: 作者:本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2-10-25
2012年10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的“中国工业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在该论坛上,陈佳贵、黄群慧、吕铁、李晓华等人完成的“工业化蓝皮书”——《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1995~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正式发布。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黄群慧研究员介绍了该成果的主要内容。
本蓝皮书根据经典工业化理论,具体选择人均GDP、一二三产业产值比、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生产部门增加值的比重、人口城市化率和第一产业就业占比为基本指标,进一步根据实现工业化国家的国际经验,确定了上述各项指标在各个工业化阶段的标准值,选择阶段阈值法进行指标的无量纲化,在此基础上,用加权合成法来构造计算反映一国或者地区工业化水平和进程的综合指数(权重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根据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可以划分相应的工业化阶段。
计算结果表明,2010年,全国的人均GDP、产业产值比、工业结构、城镇化率、产业就业比及工业化水平指数综合得分分别为:60、66、100、33、51和66。工业结构得分最高,人均GDP、产业产值比得分居中并且与综合得分比较接近,产业就业比略低于综合得分,而城镇化率得分最低。进一步计算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10年四年的工业化指标偏离系数。1995年全国的人均GDP和城镇化率指标远远滞后于工业化进程,产业产值指标比大大领先于工业化进程。到2000年,全国的人均GDP指标仍远远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城镇化率指标的差距缩小,产业产值指标比仍然最为领先。2005年,城镇化率指标落后于工业化进程的幅度最大,人均GDP指标落后于工业化进程的幅度缩小,产业产值指标的领先程度大幅度缩小,工业结构成为领先程度最大的指标,但是产业就业比开始落后于工业化进程。2010年,工业结构和城镇化率分别是领先和落后程度最大的指标,人均GDP和产业产值比指标与工业化进程比较接近,产业就业比仍然落后于工业化进程,反映出中国农业人口向二、三产业的转移仍然任务艰巨。
蓝皮书指出,除东北外,东部、中部和西部各工业化指标的不均衡特征大致一致。东北的城镇化水平领先于产业就业比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除了地理环境优越、资源丰富等资源禀赋优势外,东北的工业发展起步较早、形成较好的工业基础,建国后又将大量重大工业项目放在东北(在“一五”计划的156项工程中,东北地区占58项),并由工业发展带动起一批工业城市。东北拥有较多的全国性的重工业基地、能源基地和商品粮基地,并且通过行政手段依托农场、矿山、林区设市较多,尽管其中的一些人仍然从事第一产业,但按照现行户籍制度计算在城市人口之中。2005年之前,东北的城镇化率在四大经济区中处于最高水平,但是近年来东北人口城镇化增长速度放缓,2010年的城镇化率已经落后于东部地区。
总体上看,全国及各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工业化水平,除了农村和农业劳动人口基数巨大外,一些政策因素也是重要的原因,包括: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型工业化战略导致了工业化超前或城镇化滞后,城乡分割体制直接阻碍了城镇化进程,自1980年以来长期实施的“严格控制大城市,适当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的城镇化方针和“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村工业化方针阻碍了城镇化的正常发展。此外,中国的城镇化过程中还存在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问题。尽管各国城镇化的过程会大量征用土地、导致城市空间的扩张,但是中国地方政府热衷于通过土地出让获得财政收入投入城市建设,造成城市面积扩张领先于人口规模扩大。
(以上内容参见工业化蓝皮书《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1995~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10月出版)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