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2012版《金融蓝皮书》:外汇占款对中国基础货币供给影响力度减弱
来源: 作者:本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2-06-16
2012年5月出版的金融蓝皮书《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12)》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组织编写的年度性研究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王国刚担任主编。该蓝皮书已连续出版多年,日益受到市场的关注和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到2011年底,中国基础货币余额达到了22.万亿元,较2010年底的18.3亿元增长了21.4%,基础货币增长率较2010年的28.7%明显下降。2011年基础货币总量增加,主要受央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及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变动的影响。2011年,央行先后6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且扩大了缴存准备金的存款范围。由于法定准备金是基础货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持有的中央银行票据并不计入基础货币,因此,多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自然地增加了基础货币的总量。2010年各月基础货币增长率呈上升趋势,但2011年基础货币增长率有所下降。不过,鉴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而导致的基础货币的上升,并不意味着中国货币政策是宽松的,金融体系的流动性供给充裕;恰恰相反,由于过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减少了。因此,高法定存款准备金导致了高基础货币余额,反而表明货币政策是趋紧的,货币市场利率、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利率均因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上升而上升。
根据基础货币方程式,央行资产的增加和负债项目的减少会扩张基础货币;反之,则会紧缩基础货币。在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方,到2011年底,中国的外汇占款余额达到了232388.73亿元,较2010年底的206766.71亿元净增近25622.02亿元,较2010年底增长了12.4%。外汇占款与央行总资产之比在经历了20世纪末至2006年前后的大幅上升之后,最近5年左右再没有呈大幅上升之势;相反,自2009年以来,该比率还呈明显下降之势,这表明,虽然外汇占款仍是影响中国基础货币供给的主要因素,但其影响的力度在减弱。在对政府债权方面,到2011年底,央行对政府的债权为15399.73亿元,较2010年底的15421.11亿元减少了21.38亿元,变化并不明显。这表明,通过卖出政府债权来回笼基础货币的公开市场操作,在2011年依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这与其他国家中央银行主要依赖政府债券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货币政策体系存在明显的区别。对存款货币银行债权,2011年底的余额为10247.54亿元,较2010年底的9485.70亿元增加了约800亿元,对基础货币供给的增长有轻微的影响。2011年底,对其他金融机构债权余额,则较2010年底减少了约700亿元,相应地减少了等额基础货币供给。
(以上内容参见金融蓝皮书《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12)》,第6~9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