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2012版《青海蓝皮书》: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应拓展实施范围、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
来源: 作者:本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2-05-08
2012年5月7日发布的青海蓝皮书《2012年青海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实践证明,实施了保护和建设工程的地区,生态系统逐步向良性循环发展;在未开展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地区,生态在继续恶化,生态功能下降。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和建设不但要继续实施,还应拓展实施范围、充实建设内容、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尽快遏制生态恶化趋势,逐步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充分发挥生态功能。
2011年11月,国务院决定建立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批准实施《总体方案》。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基于全局高度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是支持青海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青海应紧紧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坚决贯彻落实《总体方案》,到2015年,力争实现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山川秀丽、草原茂盛、水质优良、湖泊星布、物种丰富、环境优美,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功能明显,为全国乃至全球提供优质的生态产品,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作用;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城乡居民收入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特色经济规模凸显,体制机制健全,为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建设作出突出贡献。
蓝皮书指出,针对源区生态环境现状和区域发展水平以及《总体规划》实施情况,为确保落实《总体方案》,还需要组织开展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快《总体规划》实施进度。《总体规划》已实施7年,尚余约1/3的工程量。因此,必须加大工程实施的力度,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做好检查验收以及竣工验收工作,为《总体方案》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贯彻落实《总体方案》。目前,青海正在抓紧编制以落实《总体方案》为主线的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总体规划,应尽早完成规划的编制、论证和报批等工作,在国家批准后组织实施,保证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连续、持久开展。
最后,蓝皮书指出,要通过不断加大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范围和规模,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注重民生改善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深化改革体制创新,增强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建立生态保护建设的长效机制,形成尊重当地文化、符合源区功能定位的保护发展模式,努力将三江源地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社会和谐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以上内容参见青海蓝皮书《2012年青海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4月出版)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