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2011年12月26日发布的《测绘地理信息蓝皮书: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报告(2011)》指出,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指导下,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被赋予新的职责背景下,我国卫星测绘事业正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国已自主研发了气象、海洋、资源三个民用遥感卫星系列及环境减灾卫星星座,有11颗在轨运行,5颗正在研制中。
目前,我国现有的中巴资源卫星可提供中等分辨率遥感影像,可用于1∶25万地形图更新。2007年发射的02B星和计划中的CBERS-3/4的高分辨率影像可用于1∶5万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更新。
该蓝皮书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卫星遥感影像资源的需求和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实施国家资源、能源战略需要自主卫星数据;保障海洋权益,维护国土安全,迫切需要海陆对地观测体系的支持;困难地区测图及数字区域、数字城市建设等等,都对卫星测绘提出了新的要求。
但是,我国卫星数量少、型号品种单一、精度较低等问题,正严重制约着卫星应用业务能力的提升和产业化发展,卫星测绘应用面临着严峻挑战。
一是卫星统筹协调规划不到位,研发能力不足。由于缺乏长远统筹,目前我国还没有关于自主测绘卫星发展的相关政策和规划,缺乏完善的相关技术规范标准。
二是业务卫星发展严重缺位,难以形成业务保障能力。重研发轻应用、重单项轻整体的发展模式,严重制约着卫星遥感产业的发展。
三是卫星及应用产业化发展缓慢,商业化运行程度低。我国卫星遥感数据市场需求巨大,但产业发展速度和规模却比较缓慢,旺盛的市场需求并未能转化成对国产卫星的强大驱动力。相反,这种需求为国外的卫星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目前,国外几乎所有的高分辨率卫星在国内都设有销售网点,大量推广本国的影像数据。作为战略性新兴高技术产业,国家虽有卫星应用产业化等政策性资金专项支持,但数量还十分有限,有针对性的产业激励政策措施还不多,各类社会资金、企业等投入卫星测绘应用的机制和发展环境尚未形成。
为此,该蓝皮书建议,首先,要加快制定测绘卫星发展的政策和规划。应配合国家遥感卫星的整体发展规划,制定我国自主测绘卫星发展的相关政策和规划。
其次,加快业务卫星和新型测绘卫星的研发,形成测绘卫星体系。要尽快开展资源三号后续业务卫星以及激光测高卫星、干涉雷达卫星、重力卫星等卫星的研究,列入卫星发射计划,“十二五”期间争取达到2~3颗,初步形成光学测绘卫星体系。
最后,要加强卫星测绘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测绘卫星与地理空间信息产业的融合,加强对地理国情监测技术的保障服务。要加快建设自主系列高分辨率测绘卫星,研发先进航空摄影测量平台,显著提高天空一体化的地理信息获取、处理与服务能力,实现遥感影像数据的广泛推广与应用。
(以上内容参见《测绘地理信息蓝皮书: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报告(2011)》,第75~80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12月出版)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