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2011版《茶业蓝皮书》:让外国人从“饮”到“品”是中国精品茶走向国际的关键
来源:  作者:本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1-12-01

2011年11月出版的《茶业蓝皮书:中国茶产业发展报告(2011)》指出,如何让外国人从“饮”走进“品”的时代,以及实现从“饮”到“品”的思维改变,这是中国精品茶走向国际的关键因素。

抛开茶文化概念,就中国茶叶自身而言,曾有许多外国游客在世博会参观和购买中国茶时说:“中国茶价格贵”。此言不虚,在中国高档茶叶(精品茶)实在太多,可世界上大多数人依然习惯于占据世界茶饮主导地位的“立顿”口味,以解渴和摄入水分为目的。按照中国人品茶之要求,讲究品味“色、香、味、形”四要素。而立顿茶和中国茶相比,不可同日而言,不在一个档次上。

如何让外国人从“饮”走进“品”的时代,以及实现从“饮”到“品”的思维改变,这是中国精品茶走向国际的关键因素,只知“饮”而不知“品”,茶中就会少了文化含量和精神因素。这恰恰说明我们的茶文化宣传力度不够抑或是不够全面。另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国际茶叶市场上,“立顿”因“品牌”而有市场,而中国高端茶既无品牌也无市场,原因是中国茶有着太多的“地域保护”以及过度注重中国文人式品茶意境。想要做大做强中国茶产业,仅靠一家之力无法完成走向国际市场的愿望。而且还要开发国际市场对路的茶产品。这一点,在本次世博会上两个中国茶叶联合团体的优势显而易见。但我们难就难在传统与时尚的对决,既不可“颠覆”传统,也不可“破坏”传统,中国茶“转型”需要阵痛。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让外国人回归或重新认识、理解和注重到中国人“品”茶的要义中来。也就是从简单的“饮”回到真正的“品”。这需要时间,更需要上海世博会这样的国际平台。无论怎样讲,中国茶以整体面貌和一种崭新概念来到了上海世博会进行展示和宣导,其意义深远。毕竟,中国茶是站在世界的舞台上终于向全世界散发出中国味道!

(以上内容参见《茶业蓝皮书:中国茶产业发展报告(2011)》,第349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11月出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