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2011年11月出版的《低碳经济蓝皮书: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2)》指出,中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特别是越境污染,已成为国际性问题。很多人知道中国是世界第一碳排放大国,但不知道中国也是世界上减排力度最大、成果最大的国家。在对应气候变化上,中国其实做了很多,但由于没有将自己纳入国际体系,这些不为人所知。事实上,中国已经采取的减排行动是世界上最严格的也是执行力最强的国家之一,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敢提出并做到每五年节能20%、减少主要污染物10%这两大目标。
中国“十一五”的节能减排的政策和成效,毫不夸张地说,一些做法只有中国可以做到,也只有中国才能在如此短期内取得巨大减排成果。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这意味着中国是一个有国家权威的市场经济国家。换而言之,虽然中国的经济运行主要靠市场机制,但政府和经济计划仍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节能减排上,中国实施了自上而下的强有力政策,这是取得“十一五”节能减排效果的保证。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宣晓伟作出如下总结。
(1)淘汰落后产能(“上大压小”、“关停并转”)。2007年,中国开展了电力工业“上大压小”和节约减排、钢铁工业关停和淘汰落后产能等工作,分火电、钢铁、水泥、煤炭等13个行业淘汰落后产能。2008年继续淘汰落后产能,中央财政安排62亿元资金用于支持企业职工安置、转产等。2009年“上大压小”关停小火电机组1500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000万吨、炼钢产能600万吨、水泥产能5000万吨,累计已淘汰小火电5407万千瓦,提前一年半完成“十一五”规划关停5000万千瓦的目标。2008年以来,仅火电“上大压小”就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5亿吨。
(2)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节能。积极推进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的实施,确保工程实施的进度和效果,“十一五”期间可实现节能2.4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约5.5亿吨。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为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建筑节能、绿色照明、政府机构节能、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千家企业节能行动:企业开展能源审计、编制节能规划,公告企业能源利用状况,启动重点耗能企业能效水平对标活动。该项行动将使“十一五”期间实现节能约1亿吨标准煤。中央财政支持:仅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节能减排专项资金270亿元,重点支持节能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建筑节能、节能产品推广及节能能力建设等,其中安排节能技术改造项目1200多个,项目建设后预计能形成25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
(3)财税政策支持。这主要包括:对生产或使用目录所列节能产品实行鼓励政策,并将节能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对重大节能工程项目和重大节能技术开发、示范项目给予投资和资金补助或贷款贴息支持;实施燃油税改革方案,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和加快淘汰高油耗车辆的财政税收政策;提高高耗能行业市场准入标准,采取调整出口退税、关税等措施,抑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
(4)发展循环经济。从资源产出、资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和废物排放四个方面,在宏观和工业园区两个层面上,分别规定了22个和4个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5)发展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2005年颁布《可再生能源法》,制定可再生能源优先上电网、全额收购、价格优惠及社会分摊的政策,建立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资源评价与调查、技术研发、试点示范工程建设和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6)法制建设。中国陆续制定了《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法》等法律和规定,明确提出了节能减排的约束性要求,以及在节能方面采取的激励政策。与此同时,中国还实行了节能问责制,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全面落实责任制,把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逐级分解到各地和重点企业。同时,建立了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三大体系,以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进展情况的考核和监督,定期公布各地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把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7)其他领域。中国还在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提高森林碳汇方面作出很多成就: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平均每年植树造林400万顷。据估算,仅1980~2005年,中国就造林活动累计净吸收约30.6亿吨二氧化碳,森林管理累计净吸收16.2亿吨二氧化碳,减少毁林排放4.3亿吨二氧化碳,有效增强了碳汇的能力。
民用建筑节能:国务院法制办全文发布《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草案)》,对民用建筑节能项目实行税收优惠,积极推进供热体制改革,完善供热价格形成机制,鼓励发展集中供热,逐步实行按照用热量收费制度。
全民低碳行动:包括家庭社区行动、青少年行动、企业行动、学校行动、军营行动、政府机构行动、科技行动、科普行动、媒体行动九个专项行动。
(以上内容参见《低碳经济蓝皮书: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11月出版)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