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近日出版的《会展经济蓝皮书: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2011)》指出,随着中国会展业逐步迈向规范化和国际化,会展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两极分化初见端倪。
不少品牌展会面临被“山寨展会”傍展的困扰。例如,享有“亚洲第一美容展”美名的第32届广州国际美博会3月9日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琶洲展馆举行。然而200多家并无参展资格的化妆品企业就在离会展中心很近的香格里拉大酒店办起“小展馆”,实行全天24小时交易。这种现象值得深思和研究。
“骗展”、“拼展”已成为少数会展公司惯用的盈利模式。每逢“热点展会”,比如要举行车展,他们会到劳务市场临时招聘一批工作人员,打着某车展的名义,通过各种渠道骗来一些汽车厂商,自己租一个场地,拿到参展费,就人间蒸发,公司立即解散;或在车展上拉些与展览主题完全无关的参展商滥竽充数,填满展位以盈利。不遵守展会规定,私拼展位、提前撤展等现象时有发生;有些企业无视行业生产标准,滥竽充数,被品牌展会拒之门外,只能处于“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被动状态。这些企业的行为严重扰乱了会展秩序,使得展览会鱼龙混杂,消费者权益得不到保障。
与混乱现象不同的另一类企业则根据会展经济的发展规律踏实经营。一些会展企业能够整合各种资源,挖掘自身的特色,办成出色的品牌展。差异性同样存在于各个参展企业中,有的参展企业在选择展会、布置展台、对外宣传等各个环节已经具备丰富的经验,和品牌展会建立了良好的互利关系,品牌展会需要这些参展企业来吸引顾客,这些参展企业利用品牌展会来进一步开拓市场扩大效益。这样的会展企业在竞争中首先占据了主导地位。
(以上内容参见《会展经济蓝皮书: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2011)》,第5~6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8月出版)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