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2011年《中东非洲黄皮书》:与西方高高在上的援助相比,中国的贸易和投资让非洲得利更多
来源:  作者:本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1-07-21
2011年7月出版的《中东非洲黄皮书》(即《中东非洲发展报告NO.13(2010~2011)》)指出,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非洲经济能够很快触底反弹,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同中国、印度等亚洲新兴国家快速增长的贸易与投资。来自亚洲的力量正悄然改变着非洲。
该黄皮书援引赞比亚女学者丹姆比萨·莫约的观点指出,中国与非洲的贸易和投资比西方那种高高在上的援助更实惠,让非洲人得利更多,因为这给了他们真正经济发展的能力和动力。
一方面,迅速增长的亚非贸易帮助非洲重塑其在世界商品市场重要商品来源地的地位。2000年以来,亚非贸易快速增长。非洲与亚洲的贸易在2008年占非洲贸易总额的28%,相当于1990年的2倍。如今,亚非贸易已经与欧非贸易持平。
而且,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对非洲自然资源的需求帮助非洲重塑了全球商品市场上重要商品供应地的地位。非洲在全球出口市场中的份额从1995年的2.36%提高到2008年的3.45%。与此同时,非洲在全球进口市场中的份额也有所增加,从1995年的2%提高到2008年的2.95%。
该黄皮书认为,飞速增长的亚非贸易源于两个地区的互补性。非洲对亚洲的制成品和机械的需求不断增长,而亚洲发展中经济体不仅对非洲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而且对非洲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意味着目前亚非贸易热潮可能具有持续性。
另一方面,亚洲国家成为投资非洲的新领军者,非洲国家普遍受益。金融危机后,欧美国家纷纷从非洲撤资,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却逆势而上,加大了投资非洲力度,使得发展中经济体成为投资非洲大军中的新锐。据统计,2000~2008年发展中经济体在非洲的外国直接投资流量占非洲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总量的21%,高于1995~1999年的18%;而同期亚洲在非洲的投资则从1995~1999年的6.7%迅速提高到2000~2008年的15.2%。中国、马来西亚、印度等亚洲国家成为一些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来源。
值得强调的是,与欧美发达国家主要向非洲的产油国投资有所不同,中国在非洲地区的投资覆盖率高达81.4%,多数非洲国家从中受益。中国和印度的对非投资,不仅为非洲国家带去了资金,而且带去了适用技术和管理经验;不仅有助于非洲国家产业结构升级,而且增加了当地的税收和就业,为当地培养了建设人才,支持了非洲国家经济发展。
该黄皮书还指出,非洲在同亚洲国家的经贸交往中的确有所获益,但也面临着不对称问题。在贸易方面,尽管非洲与亚洲国家的经济互补性很强,双方贸易持续快速增长,但是非亚贸易并没有导致非洲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跟10年前一样,非洲仍以出口原材料特别是石油和矿产品为主,变化的不过是贸易伙伴的排序。为此,非洲国家必须加快改造单一经济结构,结束对商品出口的依赖,这对非洲经济复兴至关重要。
(以上内容参见《中东非洲发展报告NO.13(2010~2011)》,第78~92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