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2011年《社会心态蓝皮书》:居民对政府机构信任度最高,对商业行业信任度最低
来源: 作者:本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1-05-04
2011年5月出版的《社会心态蓝皮书》(即《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指出,2010年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市市民的调查结果显示,三市市民总体社会信任属低度信任水平。其中,居民对政府机构的信任程度最高,对商业行业信任程度最低;上海和广州两市的社会信任状况略高于北京。
分城市看,上海的社会总信任得分为65.7分,位居三城市之首;广州的社会信任得分为63.7分,居第2位;北京在本次调查中社会信任程度最低,得分为59.3分。
政府机构、公共媒体、公共事业单位或部门等有政府背景的行业/部门受信任程度较高,接近“中度信任”水平,商业行业最低,属“基本不信任”范围。
人际关系越亲密信任程度越高。其中,对家庭成员“高度信任”,对亲戚朋友接近“高度信任”,而对陌生人和网友则“高度不信任”。
三地市民认为广告、房地产行业信任缺失,食品、药品行业信任危机严重。调查显示,虚假广告欺骗现象的严重程度得分为78.3分,属于“非常严重”范围;房地产开发和中介、食品行业、药品行业的严重程度得分分别为71.0分、65.4分、64.0分,均属“严重”范围。
上海、北京市民对社会欺骗现象严重程度的判断高于广州。调查显示,上海和北京市民认为社会欺骗行为较多,两地严重程度得分分别为67.5分和60.8分,属“严重”范围;广州市民认为社会欺骗现象的严重程度相对较低,其得分为51.0分。
在综合分析了三地市民社会信任度的基础上,该蓝皮书提出三条建议:
一是要开展社会诚信建设的社会行动。首先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高政府的公信力,防止公职人员的渎职行为,发挥公共媒体的引领作用。
二是加强商业监管,严惩假冒伪劣产品,提高行业诚信。特别是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房地产、食品、药品行业,应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加大监管和查处力度,杜绝商业欺诈行为。特别是虚假广告和商场/超市促销欺骗行为,是今后监管和查处工作的重点。
三是通过大力发展民间社团组织,培植社会舆论力量,一方面可以通过社会组织,践行契约诚信原则,发展出“生人社会”的诚信行为规范,创造良好的人际信任环境;另一方面,通过社会力量的培育,抵制市场不诚信行为和参与对制度的完善,有效防止欺骗现象发生。
(以上内容参见《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第58~72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