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2011年《低碳经济蓝皮书》:要警惕日本在节能减排时出现过的产业空洞化与经济超低速增长问题
来源: 作者:本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1-03-22
20世纪60年代,日本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但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和公害,1970年后日本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严格规范企业的污染排放,1973年的石油危机迫使日本实行节能措施和发明节能产品,这使得日本从一个公害大国变为环境优美的国家,从一个高耗能的经济体成为一个节能减排的模范经济体,环境保护、环保与低碳技术、低碳社会成为日本的代名词。但是这一成就的背后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的低速增长和90年代以后的产业空洞化、经济的超低增长或负增长。
2011年出版的《低碳经济蓝皮书》认为,中国如果过分强调减排而使经济增长急刹车,可能会重蹈日本覆辙,甚至比日本更严重,因为日本的环境改善发生在人均收入达到11000美元的1970年以后,而经济增长减速发生在人均收入达到16000美元的1985年以后。因此,中国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坚持节能减排的原则。
设定减排指标,实施减排总量控制
关于如何结合中国国情做好节能减排工作,2011年出版的《低碳经济蓝皮书》提出了一系列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建议——
中国有约束性很强的经济增长指标,如GDP增长率、就业率、工业化率和城市化等,这些硬性指标强化了各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意识,促进了经济高速发展,但也产生了为完成指标而不惜高耗能、高排放的严重问题,建议放松对GDP指标的硬性要求,加强对节能减排和环保指标的要求,提出一个指导性的GDP指标,并设定相应的节能减排和环保指标与其挂钩,作为综合考核干部政绩的主要内容。
在如何实现节能减排问题上,该蓝皮书总结了日本和中国环境污染的经验,认为实施减排的总量控制是最有效的办法。因此,该蓝皮书建议中国在“十二五”规划和各个部门以及地方的发展规划中,明确制定节能减排总量指标,实施总量控制,以确保有节能减排效果、有高质量生活环境的适度增长。但是,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同,各产业、各部门的能源使用状况和减排强度有很大差别,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法,而应依据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行业产业排放情况,采取不同的、分级别和等级的排放分解指标。
在创造中国奇迹的同时,创造一个低碳发展的中国模式
中国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在2011年出版的《低碳经济蓝皮书》序言里提出: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发展道路。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上态度积极,有些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但总体而言还处于起步阶段,因而需要学习其他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从而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道路,在创造中国奇迹的同时,创造一个低碳发展的中国模式。
(具体内容参见《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1)》,P2、12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