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2011年《亚太蓝皮书》:多层次的亚洲区域合作非常活跃 统一大市场依然遥遥无期
来源:  作者:本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1-01-14

蓝皮书指出,亚洲的区域合作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进展很快,但存在的问题也非常明显。表现在多层次的地区合作非常活跃,但统一大市场依然遥遥无期。

    截至2010年5月底,中国与亚洲经济体签订的自贸区协议包括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以及中国与东盟、中国与巴基斯坦、中国与新西兰、中国与新加坡的自贸区协议和亚太贸易协定《亚太贸易协定》(前身为《曼谷协定》)等已生效的FTA(自由贸易协定);此外还有包括中国—海合会、中国—澳大利亚等正在谈判中的自贸区;以及中印、中日、中韩、中日韩等4个正在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自贸区。此外,印度目前也与东盟签订了自贸区协议。它已经与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泰国以及南亚的斯里兰卡等国分别签署了双边的FTA。

    蓝皮书认为,目前来看,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一个很好的尝试。自贸区对双方的经贸往来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首先,自贸区建成后,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90%的贸易产品将实现零关税,贸易成本大大降低,这必将扩大东盟与中国的进出口规模。其次,双向投资前景广阔,潜力巨大。自贸区建成后,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投资政策环境将更加规范和透明,区域内资源配置将进一步优化,企业可以获得更优惠的投资待遇。

    同时,蓝皮书也指出,与欧盟和北美自贸区相比,亚洲的贸易安排多以双边和次区域为主,尚未形成统一的大市场。

    据亚洲开发银行统计,2010年亚洲的221个FTA中,双边协定达到170个,多边协定为51个。扣除跨区域的129个FTA,区域内经济体之间的FTA有92个之多。这种“轮辐式”的贸易安排,对于谈判双方而言,因其简单而灵活更易于达成FTA。但对一国的企业而言,面对几十个甚至几百个FTA安排,会因为规则的复杂性而导致熟悉规则、利用规则的成本上升,从而降低了它们利用FTA的积极性。

    另外,蓝皮书还指出,亚洲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安排多为小国主导,大国参与,类似于“小马拉大车”,如东盟10国加上中日韩(10+3),动力不足则是很自然的事。

(本篇文章摘自《亚太地区发展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