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蓝皮书指出, 在金融危机中,东亚国家的出口因为欧美市场的全面萎缩而严重受损。在奥巴马政府多次强调“全球经济再平衡”的新形势下,多年来很大程度上靠美国的进口和消费取得经济增长和长时间繁荣的东亚国家需要重新考虑这种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可持续性。
蓝皮书认为,美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将会给东亚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不小的压力。当前现实的压力,首先来自美国弱势美元政策导致的东亚国家货币的升值,从而削弱这些国家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其次来自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其程度和广度可能进一步加强和扩大。
同时,蓝皮书也指出,全球经济“再平衡”对东亚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的挑战主要在中长期而不是近期。
从中长期来看,如果美国提高储蓄率,减少消费,将导致全球总需求尤其是美国的需求和进口减少,使得东亚经济增长的动力减弱。
蓝皮书认为,美国所谓的全球经济“再平衡”就是美国增加出口和储蓄,减少进口和消费。美国经济占全球经济的23%~26%,在过去10年甚至更长时间内,东亚出口导向型国家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出口。全球经济“再平衡”要求东亚国家减少出口,刺激内需。蓝皮书认为,这实际上很难,过程也会很长。东亚国家主要依赖出口这一“发动机”的制造业则可能难以持续往日的繁荣,其加工生产能力将因过剩而收缩,最终会影响经济增长速度。
此外,蓝皮书还指出,如果美国减少进口,东亚国家将不得不扩大和开拓新的贸易伙伴,争夺美国以外的其他出口市场,出口市场受到进一步挤压。这将导致东亚经济体在巩固欧美等传统出口市场和开拓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方面遇到新的挑战,各经济体之间争夺出口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而且,数量扩张型出口发展模式在全球经济面临调整的大背景下将难以持续。东亚很多出口导向型经济体过去实行的数量扩张型对外贸易发展模式会逐渐向质量提升型转变,各国将努力提升国内产业的结构,将比较优势提高至更高层次的产业;同时提升出口的产业结构和商品结构,调整主要依靠低价劳动力优势的产品出口和加工贸易,增加出口产品附加值,扩大出口的利润率和获利空间。这样的转型需要逐步实现,且需要较长的时间。
最后,蓝皮书指出,未来美国在减少进口和消费时给各东亚国家带来的压力不尽相同,东亚国家应对挑战、缓解压力的解决方式和出路也应不同。例如,中、日、韩等东北亚国家需增加个人消费,扩大内需;东南亚国家应把重点放在扩大投资上,而加强东亚区域内的交流与合作则显得尤为必要。东亚应加强区域内双边和多边经济合作,通过增加区域内的贸易和投资,抵御外部市场波动可能带来的影响;积极推动东亚货币合作机制,加强东亚资金的自我循环,增强抵抗金融风险和经济风险的能力,从而保障东亚经济的内生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本篇文章摘自《亚太地区发展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