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2011年《国际形势黄皮书》:中美双方将进入一个新的磨合期
来源:  作者:本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0-12-27

黄皮书指出,一年来,中美关系在冲突与合作的两个方面都体现得非常鲜明。尽管两国关系几十年来情况一直如此,但当下这两方面的表现都突出化了:第二轮经济与战略对话所体现的合作前所未有,而军事互动中的频频亮剑也前所未有。

    呈现这样的局面,是因为决定两国关系的双重动因强化了。

    首先,中美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在不断加深,而金融危机则进一步把双方利益联系在了一起。2010年前5个月,美国对华出口增长了39%,超过了对其他国家贸易的增长。事实表明,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互动,对美国经济至关重要。

    除了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关系,美国与中国在气候变化、核不扩散、反恐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也形成了相互依赖与合作的关系。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地位和核大国地位,中国在东亚举足轻重的地缘政治地位等,决定美国在解决这些最迫切的国际问题时,必须与中国进行合作。这种相互依赖关系也构成了中美关系的结构性基础。

    同时,中国国力的增强,也导致了美国与中国的权力政治关系的紧张。近年来随着中国军力的增强,中国已日益表现了进一步捍卫自己的利益特别是海洋利益的决心,而这不可避免地会与美国发生冲突。面对中国的新军事战略,美国海军所要做的就是进行遏制。2010年中美在安全上不信任加深,并形成以军演为形式的对抗性互动,正是这种结构性矛盾发展的产物。

    与这种矛盾的发展相对应,中美在南海问题上的外交博弈也尖锐化。对于南海的领土争端,中国希望与有关国家通过双边方式加以解决。但多年来一直“冷眼旁观”的美国却试图将南海问题复杂化、国际化。黄皮书分析认为,美国插手南海事务,是想利用北京的亚洲邻居对这个日益崛起的大国的焦虑与恐惧来对付中国。

    中美之间的权力之争,无疑是双方关系的一种结构。实际上,双方在经济上以及其他全球性问题上的相互依赖也是一种结构,而这种结构所导致的逻辑则是合作。由于存在这种相互依赖关系作为压舱石,因此双方的冲突能够保持在斗而不破的大局之内。

    中美的互动就像钟摆一样,始终会在合作与冲突之间摆动,有时摆幅小一些,有时则会出现令人吃惊的大起大落。从奥巴马政府一年来对华政策的演变来看,尽管明显地趋于强硬,威慑和围堵的动作频频,但双方不会出现严重对抗。双方互动摆幅增大,力度增大,表明双方在力量的消长中正进入一个新的磨合阶段。中国在崛起中需要进一步适应自己的角色,而美国也需要进一步适应中国的新角色。

(本篇文章摘自《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