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2011年《世界经济黄皮书》:我国在国际大宗商品进口中仍相对弱势
来源:  作者:本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0-12-27

黄皮书指出,近年来,中国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中扮演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国的作用常常是“买什么,什么就涨”。中国因素也成为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中讨论的热点话题。大豆、铁矿和原油是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中中国因素最大的几个品种,也是中国受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影响最大的几个品种。

    黄皮书认为,中国对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需求渠道,而不是通过供给和金融渠道发生作用。

    中国在食用农产品领域对国际市场有重大影响力的非“大豆”莫属。中国的大豆进口额从2002年的25亿美元迅速增长到了2008年的218亿美元,这期间,几乎每年递增5个百分点。大豆的国际市场规模在2008年有414亿美元,中国进口了其中的一半多,占52.8%。而且2009年中国的进口份额又增加到60%。

    中国农业原材料的进口也在国际市场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其中天然橡胶进口占全球天然橡胶进口总额的22.1%,原木占32%,羊毛占20%,棉花占17%。中国农业原材料进口份额上升的趋势从2002年以来一直持续到现在。黄皮书分析认为,中国在羊毛和棉花上进口较多,与中国是纺织服装的主要出口国有关。

    在金属及金属矿方面,中国的铜矿、铝矿、铅矿、锌矿、铁矿、镍矿进口在国际市场均占有较大份额,尤其是铁矿和镍矿。2009年,中国铁矿进口占全球铁矿进口的67.5%,镍矿进口占57.7%。大规模的铁矿石进口需求对世界铁矿石市场和中国经济均有重大影响。

    虽然中国是铁矿石最大的需求者,但是并不能获得更好的需求条件,甚至不能在国际铁矿石价格上发挥谈判力量,中国的影响仅体现在提高价格上。2008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额虽然占据全球的57.5%,但是进口数量只占据了全球的50.9%。这说明中国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价格在进口铁矿石。2008年全球铁矿石平均进口价格为每吨121亿美元,而中国的平均进口价格为每吨137美元,比国际市场高13%。

    原油是中国进口的另一种重要大宗商品。实际上,中国的原油进口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并不高,2008年只有8.5%,远远低于铁矿石和大豆的份额。2009年,中国的原油进口份额虽然又上升了2个百分点,但这不是中国的原油进口增加造成的,而是由于全球市场萎缩,中国进口减少幅度更低而已。但由于原油的国际市场规模巨大,2008年全球原油进口额高达1.5万亿美元,即使中国只占了8.5%的份额,其规模也达到了1290亿美元。仅原油的进口就占中国全年进口总额的1/8。而且,中国原油进口增长的速度确实较快。2002年中国进口原油才128亿美元,6年之内,竟然拉升9倍之多。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大豆和铁矿石进口上,都付出了比国际市场平均水平更高的价格,这反映了中国在大宗商品进口中还处于一种不利的地位。

(本篇文章摘自《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