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2010年《北京蓝皮书》:北京市社会组织发展前景广阔、困难仍存
来源:  作者:本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0-10-25
蓝皮书指出,北京市社会组织发展前景广阔、困难仍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枢纽型工作组织体系初步成形
2009年3月,北京能够使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认定了10家人民团体为第一批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目前“枢纽型”社会组织在北京市社会建设新格局中的职责与作用已经初步明确,枢纽型工作体系初步成形。
(二)社团改革困难仍然不可小觑
中国的社会团体诞生于体制转型的大背景下,很多都是从体制内演化和衍生出来的,与其母体有着千丝万缕的利益关联。因此,如果不厘清业务主管单位对社会团体过于广泛的监管责任,如果不切断两者在利益上的密切关联,真正实现“政社分离”的目标必然困难重重。
(三)民办非企业单位积极参与民生建设
目前“特定群体型”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非常迅速,积极参与到现阶段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当中。
(四)社区组织发展态势良好
社区社会组织虽然规模小、活动范围有限,但是它们的力量不可小觑,有学者认为,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正在形成一条以积累社会资本为中心的社区建设之路。社区社会组织有可能成为北京市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创新的一个突破点。
(五)草根组织获得正当名分的契机逐渐成熟
经过多年的发展,北京市草根组织的力量和能力迅速提高,其本土化倾向持续加强。多数草根组织并不排斥政府的管理,而是希望获得政府的承认,能够名正言顺的从事社会服务。可以说,草根组织获得正当名分的契机正在逐步成熟。
本篇文章摘自《北京蓝皮书:北京社会发展报告(2009~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9月出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