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文化蓝皮书》指出,2008年以来,虽然全球经济危机不断蔓延和恶化,但中国出版业却一反往年平稳发展的态势,呈现出快速发展的特征,在世界各国出版业深受经济危机冲击的背景下显得一枝独秀。
据新闻出版总署统计,虽然受到金融危机冲击,我国新闻出版业2008年仍保持持续增长、稳中有升的态势。2008年全国图书生产定价总金额为791.43亿元,期刊生产定价总金额187.42亿元,报纸生产定价总金额317.96亿元,录音制品发行总金额11.21亿元,录像制品发行总金额7.23亿元,出版物印刷工业销售产值976.90亿元。这些数据各自口径不同,无法得出新闻出版业总体规模数据。但如简单累加,则新闻出版业产业规模大概为2300亿元。数字出版行业和网络游戏出版业由于未纳入新闻出版统计之中,因此未能纳入计算,而出版物发行业营业额由于间接隐含在出版物总定价中,因此未进行统计以避免重复计算。
2010年被称为出版业的改革决胜年,中国出版业的发展将在2009年改革全面深化的基础上,基本完成全国出版机构的企业化转制。从2008~2009年改革的进展看,由于时间原因,许多出版社的转制主要以注销事业身份、注册企业身份为标志,但实质意义上的企业化运营、管理,以及产权制度改革,则并未真正完成。因此,可以说改革实际上刚刚拉开帷幕,真正实质层面的改革深水区还尚未开启。在此过程中,一些出版社充分利用历史机遇,全面加大内部机制改革的力度,并在一些以前无法实施的改革方面不断突破,如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实行企业化运营等,这将直接导致图书市场竞争局面不断重新洗牌,也对其他改革不力的出版社形成越来越大的压力。预计将会有越来越多出版社由于缺乏市场竞争力而关门停业,还有一些出版社则采取与大型出版集团或上市公司结盟方式实现市场化重组。
在市场化进程中,民营书业由于具备先天的市场运营优势,对一些出版社形成强大的吸引力,不少出版社将加入对优秀民营书业资源的争夺战中来。而对民营书业来说,完全脱离国有出版社,获得独立的出版资质的路途看来仍然遥不可及,最现实的路径是与国有出版社进行资本层面的深入合作来获得出版资质。两相情愿将使国有民营合作在2010年更加活跃,甚至不排除出现一些出版社在实质上被民营企业控股的局面。
(本文摘自《2010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