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中国文化产业呈现三大发展趋势
来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皮书评价与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09-04-21

中国文化产业呈现三大发展趋势

 

《文化蓝皮书》指出,无论对于决策机关还是执行机构而言,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特别需要准确把握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以便在宏观上做好布局规划,并采取切实措施加强调控引导;在微观上则要顺应未来趋势,将本地区和本单位的文化产业发展思路,放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宏观大格局中去谋划、去实施。

针对今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前景,蓝皮书指出以下三大趋势:

第一,文化资源调整和整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目前,我国文化资源配置具有明显的行政化特征,即按照行政区划、行政级次及部门分配文化资源。比如,电视台实行四级办台体制,从中央到省,再到市甚至县,而每个行政级次的频道设置都雷同,诸如综合频道、经济频道、体育频道、青少年频道等。文化资源的行政化配置体制,从根本上讲,是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文化体制改革就是要打破这种旧体制,使市场机制在文化资源配置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

所以,打破文化资源配置的行政化体制,这是文化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市场或资本的力量正在冲破这种体制羁绊,我国已进入文化资源大调整和大整合的时期。首先,先行改革的经营性文化单位具有强烈的扩张欲望和实力。出版发行体制改革走在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前列,大多数地方所属出版社已组建集团公司,并开始突破按行政区划及行政级次配置出版发行资源。其次,宣传文化系统以外的国有资本投资于文化产业的愿望十分强烈,并开始谨慎探索和尝试。比如,中信国安近几年已在不少地区投资有线电视传输网络的建设及整合。再次,非公有资本包括民营资本和外资投资于文化产业的欲望强烈。在图书发行领域,民营资本已经全面进入,外资对我传媒业的投资欲望也很强烈。此外,随着产业投资基金等金融工具的出现,个别具有外资背景的产业投资基金已进入文化产业领域。

文化资源的调整和整合是一次资源及利益的再分配,但也是大势所趋。在这一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阻力,包括来自地方政府及职能部门的,以及来自经营性文化单位的。对于决策部门来说,顺势而为、因势利导至关重要。

第二,行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宣传文化系统习惯上被分为文化艺术、广播影视和新闻出版三个行业,与之相对应,行政管理机构也按行业设置,包括文化、广电和新闻出版三个部门。历史地看,这种行业分类及机构设置有其合理性,行政管理部门按照行业分类各司其职。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文化传播技术和手段日益多样化,文化业态不断更新,行业界限越来越模糊,出现了产业融合的趋势。

第三,文化产业发展从自发转向自觉。

根据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经营性文化产业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但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其自发性常常会造成重复建设与资源过度消费。近几年,在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和文化企业上市等方面,这种自发性甚至盲目性已经显现。为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基地的孵化和集聚功能,加强规划及调控引导是非常必要的。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及调控引导已经势在必行、迫在眉睫。当务之急是研究和制订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布局规划,为文化产业基地建设、骨干文化企业培育等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指明方向,辅之以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引导各地和文化企业按照布局规划谋求发展,尽快实现从自发向自觉的过渡。

 

(参见《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4月出版,P30P33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