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星岛网讯】新华社7月1日晚间以《关于中国股市的通信》为题发表了一篇“新华视点”,强调在基本面总体看好的情况下,股市可以实现稳定健康发展。专家表示,该文没有涉及将要出台的重大措施,并非是一个救市信号,大盘走势短期内不容乐观。>>新华社发文救市
《新闻晨报》报道,除强调上述观点外,长文还指出,当前在中国经济面临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影响的复杂局势下,如何客观、真实地认识和理解股市,显得尤为必要,“我们不能只对股市成长的希望盲目乐观,或者,只对市场上存在的问题一味指责。唯有客观、理性、真实地认识股市的现状,把握股市的发展规律,才能促使其逐步走向成熟。”
“不排除为组合拳做铺垫”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李华芳表示,“这应该不是一个救市信号。”通过社论的方式救市基本都在上个世纪,如今已经很罕见了,管理层也比以往更强调“买者自负”的原则。“如果这篇文章里没有涉及将要出台的重大措施,就不应视为明显的救市信号。”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的观点与之接近。“也不能完全排除这篇文章是为了未来组合拳做的铺垫。但更大的可能是,管理层已经意识到简单的口头干预市场不会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反而容易给市场造成依赖政策的惯性。”
“证明管理层重视制度完善”
新华社长文究竟要表达什么具体意图?孙立坚注意到文章中一句话:“中国股市走向成熟,不是哪一个要素的单方面成熟,而是包括监管者、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在内的各个要素的共同成熟”。
孙立坚认为,上述说法证明管理层愈发意识到制度完善的重要性,股市要成熟必须经历痛苦的制度建设过程。
“历史证明,忽略股市的‘内功’,仅依靠外力的救市措施,往往是不长久的,稍有风吹雨打就会跌回去。”孙立坚说。
李华芳也强调,针对“南航权证”等暴露出的制度性缺陷进行完善,才是管理层真正应该重视的领域。
“社论救市”已遭监管层辟谣
其实,管理层“社论救市”的传言此前已被辟过一次谣。
上月中旬,一条消息在坊间悄然流传:“有关方面即将出重大救市社论!接近办公厅的人士同时证实,周一邀请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的通知已经发出,一份由证监会起草的社论性文章也已经打印出清样,题目为‘中国股市将迎来历史性的转折’,该社论全文2500多字。”
中国证监会相关人士随即表示,证监会并没有起草什么社论。后来的调查也发现,所谓的“社论”大部分文字系2005年某论坛网友灌水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在2004年前有关“社论”几乎都得到了市场的积极响应。其中1999年5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坚定信心规范发展》后,上证指数从5月17日的最低1047点涨到1756点,涨幅超过70%。
大盘如何走
对于新华社的“救市”文章,证券市场资深人士方泉认为,中国股市在3500点以下,就已经进入价值投资区域,尽管目前股市不振,但一定会恢复理性,回归价值投资区域。方泉还表示,在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中,政策对市场构成最大影响力。但他认为,目前股市没有看到任何政策救市的行为,只有政策出手,市场才能出现真正的反转。
天相投顾首席策略分析师仇彦英表示,目前市场还没有完全企稳,距离大的利好转折仍有一段距离,“新华社的文章给市场送来了温暖,下一步是等待决策层形成最后的统一意见,像'5·30'时统一认为市场有泡沫便调整印花税那样,出台实质性的救市政策。”
西南证券分析师闫莉表示,“目前政策面,经济面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投资者预期的混乱,使得行情走势情绪化在情理之中。”目前市场量能在暴跌时并未出现暴跌,也就表明,大家依旧在不确定中,等待消息明朗,“这也就意味着,投资者并未十分绝望,那么市场并不会真正见底。近日击破2500点的可能也依然存在。”
新华社文中观点:
缓减速,软着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形势比预料的要好”。在这一情况下,股市完全可以实现稳定健康发展。
在股指的暴涨暴跌之间,在承受来自“大小非”解禁压力的同时,证券市场的更多弊端和不成熟也暴露出来。
如同太阳有升有落、潮水有进有退一样,证券市场也是有抑有扬,有跌有涨。没有只涨不跌、只跌不涨的股市,这是由证券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经历风雨考验的中国证券市场,必将昂首走向国际成熟市场。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