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中国的网上支付远远没有迎来它的鼎盛时代。
“10年了,也是到了监管的时候。如果再不监管,就离开正道了。”
在4月18日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举办的“第11届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大会”上,易宝支付首席执行官唐彬在接受《互联网周刊》的采访时说。
唐彬说这话的口气更像是一个家长或者旁观者对一个正在成长的叛逆少年所下的忠告。但作为这个少年群中的一员,唐彬和他的公司见证了中国第三方支付产业的兴起。就是在这次电子商务大会上,数十家国内主流的第三方支付厂商聚集在一起,几乎所有的厂商都像唐彬这样,发出接受监管的呼吁。
这是一个发展了10年的产业。10年前的1998年4月16日,伴随鼠标轻点,深圳南山区的彭先生通过招商银行(600036行情,股吧)“一网通”网上支付系统购买光碟,从而完成了国内第一笔网上支付。但直到今天,中国的网上支付远远没有迎来它的鼎盛时代。它既不是一个成熟理智的成年人,也不是一个新生的幼儿,而更像一个野蛮中生长的少年,时不时需要大棒和鞭子,来约束它飞速成长过程当中所出现的非理性和疯狂。
野蛮生长
也许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这个少年的“成长史”。只有在理清了中国网上支付的大致发展脉络之后,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网上支付产业在发展到第十个年头之后,所处的状态。
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事实是,中国网上支付真正实现野蛮生长,迎来其第一个拐点,是从03年那一场遍及全国的非典灾难开始的。也就是从那一年开始,中国人的支付习惯发生了更深层次的转变,也为更多的第三支付平台催生出一片新的蓝海。从此,中国的电子支付发展开始像脱了缰的野马,以每年超负荷火箭般的速度在快速野蛮生长。
“当时SARS在北京,我们跑到北京来,发现这是一个好时候,因为大家不愿意面对面交易了,需要电子商务和电子支付。”唐彬回忆起2003年的那一场给全中国人蒙上了一层阴影的灾难时说。
时光从2003年开始再往前倒流5年,回到1998年,招商银行“一网通——网上支付”投入运行,成为国内首家通过互联网提供支付服务的银行。最初是银行在扮演着第一个吃螃蟹的角色。一个重要的角色——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崭露头角,却是在1999年。1999年,首信易支付首次提供了跨银行跨地域在线交易的网上支付服务平台。也就是在这一年,一个叫阿里巴巴的 B2B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成立,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公司几年后推出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会成为中国第三方支付产业当中的领头羊,占据了中国第三方支付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
但草根出身的第三方支付真正成为这个舞台上的主角之一,要到6年之后的2005年。2005年,阿里巴巴打造出交易服务工具“支付宝”,以第三方帐号进行资金代管,保障交易安全,并承诺对资金风险进行全额赔付。同时大量风险资本涌入,促使支付企业数量激增,至2005年就达50多家。同年,全球最大的在线支付商在中国推出第三方支付平台“贝宝”。腾讯推出第三方在线支付平台财付通。拥有了信用保障的优势,这类支付工具迅速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这就是中国在线支付市场野蛮的发家史。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第三方支付厂商纷纷发出要监管的呼吁,究竟是不和谐的声音,还是基于别的考虑?
家长管制
这些呼吁并非空穴来风,或者是单纯的自省自律,一根驱赶在背后的大棒是《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的数易其稿,以及从2005年开始就一直在盛传的央行要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消息。
央行作为监护人之一,其目的是什么?显然并不是要把这个快速壮大的少年扼杀掉,而是用略带威胁的口吻提出警告,帮助这个少年更健康明朗地成长,而这也许也是第三方支付牌照迟迟不发的原因。“所谓发牌照不是为了不让你做,是让你做得更可靠,发展得更稳定一些。”首信易支付总经理高佳卿分析说。
尽管第三方支付牌照依然是“千呼万唤始不出来”,但它显然已经成为悬在所有第三方支付厂商头上的一把利剑。很多电子支付厂商都按照《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以及第三方支付牌照所透露的信息来不断地规范和完善自己,使自己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发展中的循规蹈股的健康少年,而不是被大棒和鞭子驱赶着前进。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