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特点
来源:社会科学院院报  作者:yi   发布时间:2009-08-26

 

    都市型农业,从空间位置上说,就是地处大城市或都市圈地区的农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大城市以及都市连绵区对全国经济的影响不断扩大。在这个过程中,城市和都市圈地区的农业从最初被人们认为是一种“临时性、过渡性”的产业,变成了一种有生命力的产业。城市和都市圈地区的农业发展,逐渐表露出一些具有共性的特点,已经成为农业的一个特殊的地域类型。本文拟以北京市为例描述和分析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


     近年来,已有许多城市正式将农业定位于都市农业或都市型农业。都市型农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中富有发展潜力的地域类型。从总量看,根据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分析,我国大城市郊区覆盖了全国县、乡、村总数的10% 17%,耕地面积、园地面积、农村从业人员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0%左右,对农业增长具有较高的贡献率。从发展水平看,都市型农业代表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生产力的最高水平,展现着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生活进步的方向。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的时期,以及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以后,都市型农业作为城市地区的食品供给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所处的重要地位日趋显著,所具有的社会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凸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提升我国区域农业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拥有1600万人口、1.64万平方公里属地面积的北京市,属于我国都市型农业的发源地之一和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之一。上世纪90年代后期,在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北京市提出了发展都市型农业的要求。21世纪初,北京市正式将都市型现代农业作为农业发展方向。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重点专项规划“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确定,按照“生态、安全、优质、集约、高效”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以服务城市、改善生态和增加农民收入为宗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和生态保障能力,实现功能多样化、布局区域化、设施现代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产品安全化、景观田园化、环境友好化。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的工作是多方面的,其重点是现代农业制度的设计。


     2007年,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基本情况是: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2.3亿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01.3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产值115.5亿元,林业产值17.8亿元,牧业产值122.4亿元,渔业产值10.2亿元。从种植业看,2007年全市农作物占用耕地面积286.7万亩;粮食作物总产量296.2亿公斤,蔬菜总产量34亿公斤;按播种面积计算的亩产量,粮食作物344.6公斤,蔬菜3234公斤。从养殖业看,2007年全市肉类总产量47.9万吨,牛奶产量62.2万吨,禽蛋产量15.6万吨。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559元。


     都市型农业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始终围绕着农业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包括经济的、社会的、生态的、空间的等各种关系)来解决大量特殊的问题和矛盾,其中以下几个特点十分明显。


     一、近城空间位置及所产生的优劣势


     北京市的农业耕地大多处于距离市区中心20 100公里的范围。处于这个空间地带,既存在容易得到市区辐射的优势,又存在受到被市区吞噬的压力;既承担为城市多种需要服务的功能,又承当作为藩篱防止市区连片式蔓延和维护绿色景观的重任。为此,近年来郊区林地面积不断增加。在两次农业普查间的10年里,林地面积增加9%以上;农村区域范围内绿色覆盖面积达到109万公顷,其中林地覆盖占70.7%,果园覆盖占7.1%,草地覆盖占1.7%,农作物覆盖占18.2%,乡村绿化覆盖占2.3%。在农业为城市创造绿色空间的同时,也出现了产业、就业、收入等一系列特殊的区域性难题。


     二、人均占有农业资源少相比于一般农业地区,都市型农业地区人均占有农地相对较少。近年来的城市扩展,尤其加剧了人均农地减少的情形。2006年,北京市农用地面积110.4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3.3万公顷,相比1990和2000年分别减少43.6%和29.2%。按照户籍农业人口数、户数和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数分别计算的耕地面积占有量,分别为0.078公顷、0.199公顷和0.398公顷,与2000年相比分别减少了约18%、26%和16%。


     三、生产成本较高


     2005年,北京市农业生产每50公斤小麦、玉米、生猪、蛋鸡、肉鸡、奶牛、淡水鱼的平均出售价格分别为76.05元、54.32元、478.31元、256.35元、405.00元、96.89元和309.21元,生产成本分别为63.04元、36.37元、386.32元、254.50元、373.09元、62.69元和265.64元,净利润分别为4.07元、9.29元、229.89元、1.38元、27.15元、33.85元和42.16元。同周边农业地区相比较的竞争力,北京市畜牧业从生产成本上大多处于劣势,但是从概率优势角度看尚具有一定竞争力。比如,横向比较生产成本构成,北京市大规模生猪的生产成本与周边省(市)相比处于劣势,物质费用和用工作价都是最高;但从概率优势角度进行较长时期分析,北京市专业户饲养生猪的生产成本增长速度较慢,比相邻的省(区)相比具有一定竞争力。在北京市种植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蔬菜生产,总体上处于市场份额不断下降的趋势,但也有部分高价区市场占有率尚具明显优势或高价区市场占有率上升的产品种类。


     四、发展水平一般来说高于周边农业地区


     从劳动生产率看,北京市平均每一从业人员创造的农林牧渔业产值约4.6万元。从机械化程度看,机耕、机播、机收面积的比重分别达到58%、95%和47%(受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最近5年机耕和机收面积的比重出现逐年下降现象)。

 

     五、城乡关系极为密切,城乡融合趋势显著


     一方面,农民有较多的机会进入或兼营非农产业。从事农业并以农业收入为主的纯农户趋于减少,兼营农业和非农业户明显增加。2006年二者分别占农村常住户的13%和26%。另一方面,市民也有较多的机会参与农业。根据最新调查,在目前农村地区的居住人口中,外来人口超过30%,本市非农业户人口超过六分之一;在农村地区,平均每20个居住人口中就有至少1个来自城镇的居民。这就促成了一些新营农主体(市民或企业经营农业)和新营农形态(比如观光农园、市民农园、教育农场、休闲农舍等)大量出现。


     六、政府拥有较强财力和支农力度,支农惠农政策具有一定程度的先行性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北京市不断调整城乡之间的投资比例,政府投资向郊区倾斜。2007年,市政府对“三农”的投入130.6亿元;市发改委安排的投资对郊区与城区的比例为51 49。在地方可支配财政收入不断增加的条件下,政府有条件从较高层次上统筹城乡和地区发展,逐步解决了一些对农村的亏欠问题,并从政策、制度的机制上加强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探索。近年来,北京市除认真落实粮食直补政策、农机补贴政策等以外,还不断探索采取专项资金、支持向农民贷款、奖励和奖励性支持、购买服务、支持农业保险、直接补贴等多种支农方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