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专家:公共财政可向灾区倾斜 CPI预定目标恐难实现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xiaoshui   发布时间:2009-08-26

 

    5月12日,发生在四川省汶川县的里氏8.0级大地震给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据相关报道,汶川大地震涉及四川18个市(州)和甘肃、陕西、重庆部分地区,受灾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受灾地区交通、电力、通讯、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损失严重。

 

  据中科院牛文元教授初步计算,地震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可达1300-15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近十年来中国年均各类自然灾害损失总额的70%至75%。

 

  震后中国经济何去何从,一时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北京大学金融系副主任、北京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吕随启教授,请他就此次汶川地震对我国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形势将会产生哪些影响,从紧的货币政策是否会发生变化等问题发表看法。

 

  “央行救灾政策更多是象征意义”

 

  从紧货币政策是否会因汶川大地震有所放松,为近期社会关注焦点。为支持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信贷投入,央行授权成都分行连续增加灾区支农再贷款、再贴现限额;对灾区金融机构的再贴现、头寸再贷款需求实行“特事特办”。

 

  5月20日,按照央行规定,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个百分点,但对受灾严重的四川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暂不实施此项规定。对某几个城市的一类金融机构暂缓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在国内尚属首次。

 

  26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慰问央行重庆营业管理部时表示,要高度关注地震灾害后中国的经济运行态势,按照中央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经济发展的要求,既要满足抗震救灾企业需求,也要落实好宏观调控举措,防止物价和投资增长过快。人民银行将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全力支持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

 

  “对四川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暂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对一个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理”,北京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吕随启认为,央行执行该政策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央行出台政策扶持灾区,但是不会因为地震而导致货币的全面放松。”

 

  “此次地震有显著的地域性特点,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全国经济发展趋势。也就是说,使从紧货币政策发生逆转性调整的理由暂时来看并不是很充分。”他指出,长期采取控制价格的办法来抑制通货膨胀恐怕是有困难的。补贴和限价只能是权宜之计,不可能长期做下去。为了减少流动性过剩、控制通货膨胀,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是非常必要的。

 

  5月24日,中国经济50人论坛唐山研讨会在唐山召开。著名经济学家樊纲亦表示,震后重建不应成为从紧货币政策放松的理由。

 

“合理的财政政策才是根本”

 

  “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大,而热钱的流入会增加对人民币的需求,从而会让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上升,如果人民币升值过快过大,对中国的宏观经济可能会带来致命的影响”,吕随启表示,因此央行在外汇市场上买进美元,抛出人民币来进行市场干预,但这个时候却增加了人民币的供给,这就带来了一个政策的两难,要解决内部因素问题,就要提高利率,要解决外部冲击问题的时候呢,提高利率是不行的。

 

  “地震发生后,通货膨胀的形式肯定是更加严峻的,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究竟到什么程度还有待于统计,再加上仍有余震,损失可能还会增加,目前尚不清楚。这对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吕教授认为,现在整个宏观经济的状况,从紧的货币政策是不会变的,平稳的财政政策,在货币从紧的环境下,“灾后重建主要是要靠财政政策向灾区倾斜。”

 

  他分析说,四川是个农业大省,此次受灾对农产品的供求影响可能会比较大,灾区对各种的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可能也会大幅增加,因此通货膨胀的压力还有可能增大,CPI上涨的压力使得下一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实施的难度增大。

 

  吕教授认为,从财政政策来讲,支援灾后重建,应该要增加财政支出,宏观经济的IS曲线向右移动,利率应该还会提高;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来讲,灾区重建,应该向灾区注入更多的资金,利率就不应该提高,而是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也不应该再提高了。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亦认为,公共财政应是救灾和恢复阶段的主力资金。特别是在那些补救损失的部分。在有竞争意义的部分,财政的投入最重要的是创造环境和条件,引导民间投资,这是政府投资应起到的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也是财政体制改革的一个契机。

 

  “在通胀环境中生存是痛苦的,但相关政策有能力减少这种痛苦。为此,如果说紧缩的货币政策是必需的,那么合理的财政政策则是更为根本的。”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博士傅勇表示,对实体经济和经济主体而言,财政政策更为灵活有效。

 

“CPI全年目标4.8%不现实”

  两会期间,国家提出全年CPI控制在4.8%,基于从紧的货币政策,通过利率和法定准备金的调整,收缩货币供给来达到这个目标。吕教授认为,地震发生后,如果货币政策抽得过紧,则不利于灾后重建。

 

  他进一步分析认为,在一个闲置资金较多的经济体系里,适度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积极的,但是如果这个经济体系里面没有闲置的资源,通货膨胀率较高,给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是负面的,而中国的情形正是处于后者,所以面临着政策两难的问题。

 

  “通货膨胀一直存在,跟之前不同的是,当前的通货膨胀不仅仅是需求拉动和成本推进的混合型通胀,还具有典型的输入性通货膨胀的特点。”吕随启表示,一方面,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巨额国际游资不断流入,大量的游资进入国内追逐有限的资产,国外股市或者国际货币价值变化对我们国家都会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既要考虑内部因素,又要考虑外部因素的冲击,通过政策调整来控制通货膨胀的难度增大了。

 

  他建议说,要保证今年的经济增长率10%的目标,通货膨胀率不能太严重,防止演变为恶性的通货膨胀,政府在经济增长率的目标上肯定是有所牺牲的,经济增长的目标比原来是适当地定得低一点,通货膨胀虽然不至于发展到失控的程度,但是要想把它控制在原来的预定的4.8%的程度是不现实的,全年的CPI目标要稍微上调。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亦认为,通胀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原因在于,一,动性过剩的拉动,从全球来看,货币供应量超过了实体经济的需要,必然会拉动CPI上涨;二,成本上升的推动。中国去年通货膨胀率是4.8%,今年一季度是8%,4月是8.5%,把今年通货膨胀率控制在去年的水平,是有困难的。

 

  本报记者 李乾韬 北京报道

  从财政政策来讲,支援灾后重建,应该要增加财政支出,宏观经济的IS曲线向右移动,利率应该还会提高;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来讲,灾区重建,应该向灾区注入更多的资金,利率就不应该提高,而是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也不应该再提高了。

                   ——北京大学金融系副主任吕随启

 

■旁边报道

  北京大学金融系副主任吕随启

震后重建给股市带来良机

  震后中国股市将受何影响?北京大学金融系副主任、北京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证券研究所所长吕随启教授认为,灾后重建,国家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向灾区倾斜,对股市而言或许是一个好的支撑。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印花税上调后,股市回暖,但是地震发生后,股市再度迎来调整,您认为地震灾害给股市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吕随启:地震对股市的影响肯定是负面的,这种影响需要一段时间去消化,但是灾后重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向灾区倾斜,对股市或许是一个好的支撑,在之后的一两个星期,股市消化了地震的影响之后,对许多投资者而言,应该是一个机会。

 

  短期内汶川大地震会对我国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从中长期来看,地震对我国经济增长不会有太大影响。虽然影响是负面的,但是不至于被过度放大。对地震的影响有充分估计的前提下,扩大财政支出本身会对经济产生带动作用,对于之前从紧的政策而言,反而是一种积极的信号。

 

  南都:您是认为灾后重建对经济增长会有带动作用吗?

 

  吕随启:从四川的经济总量占中国经济总量的比例来讲,影响并不会很大。从出口来讲,由于四川省属内陆地区,对外贸的贡献也不大,故对中国的消费、出口不会有太大影响。

 

  2005年美国遭受卡特琳娜飓风的同时,国内经济也面临困境,当大家都在担心美国经济是“软着陆”还是“硬着陆”的时候,美国会通过的四百多亿美元的灾后重建费用,不仅帮助灾区重建了家园,更像“强心剂”一样帮助美国经济及时从低谷中走出。

 

  对比美国经验,今年我国经济或许是最困难的一年,中央能否利用此次灾后重建作为今年经济脱困、西部大开发的突破口,值得我们期待。  本报记者 李乾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