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日在中国媒体中掀起一股“日本热”,舆论普遍对中日关系的前景表示乐观,有学者认为中国应该重提“以日为师”来推动国内的改革。
中国各路媒体这两天都在头条位置大幅报道胡锦涛在日本的“暖春之旅”。中央电视台在它收视率最高的《新闻联播》节目中详细报道了日本明仁天皇为胡锦涛举行欢迎仪式的场景,并少见地全曲播放了日本国歌《君之代》。中央电视台每天还推出“东京观察”专题,详细介绍胡锦涛访日以及日本社会各方面的情况。互联网上的反日言论也明显减少。
《新京报》昨天发表题为“以日为师助推中国改革”的署名文章,指出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在现代化建设方面,日本是中国人心中“现代化”的典范之一,“以日为师没有丝毫的难为情,当年邓小平每每接待日本朋友,常挂嘴边的一句话是‘向日本学习’”。
文章说,回顾中国三十年改革史,日本曾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伸出援手。从1979年开始实施,到今年将画上圆满句号的日本政府开发援助(ODA),成为中国经济建设的助推剂。对此,中国人不会也不应当忘记。而日本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帮助不仅限于资金、技术的支持,日本从经济起飞,到成就经济大国的成功故事本身,对中国也不失为重要的借鉴。
文章说,1964年东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仅四年后,日本就超越了西德,稳坐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宝座。如今中国经过三十年改革,终于站在了经济大国的门槛上,但改革也进入艰巨的攻坚阶段,亟待启动“后改革”课题。无论是发展的议题、路径,还是推进的“路线图”,日本的经验都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中国能否在如此节骨眼上,着眼于奥运之年以及“后奥运”年代,强化中日“战略互惠”纽带,并通过两国关系发展助推自身的建设与改革。因此中国现在重谈“以日为师”,也许正当其时。
人民大学黄大慧:民间不信任 短期难变
中国人民大学东亚问题研究所所长黄大慧对本报说,胡锦涛这次访日受到中日两国主流民意的广泛支持,标志着中日政治关系已从“乍暖还寒”到春暖花开,但政治关系回暖在短期内很难改变中日民众之间的敌意和不信任,中日关系要全面变暖,尤其是双方民众之间要建立好感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黄大慧同意中国应该“以日为师”。他指出,中国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向日本学习,包括发展经济、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社会进步等等,还应该学习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向西方、向先进者学习的谦虚态度,这是日本在二战后迅速走上繁荣的重要原因。
清华刘江永:史上首次没大国阻碍中日关系
清华大学教授刘江永认为,目前有利于促进中日关系发展的因素在增加,中日两国在历史上第一次遇到没有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阻碍中日关系发展的情况,亚太地区的形势在趋向缓和和稳定。日本一些人试图建立“美日澳印联盟”来遏制中国的图谋已基本不可能。台海局势也在趋向缓和,台海紧张局势的消除对中日关系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因此,现阶段中日关系朝着合作的方向发展是主流。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