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中国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院副所长李周同志在今天的《2008农村经济绿皮书》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课题组的预测结果虽然不代表国家统计局的观点,但是,课题组从基础设施、科技创新,机构调整,组织发育、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对现代农业进行了多纬分析和思考。最近30年,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既定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农村在进入阶段性变化的新形势,农村发展目标应该有所调整。
一、将保障农产品工序平衡的目标调整为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目标。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目标已经基本出现。现在问题是农产品的价格越来越高,政府发放的农业生产补贴越来越多,而农业的竞争力却没有明显的上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农业改革的目标应该由保障农产品供需平衡转为农产品的竞争力。
二、提高农民收入目标转变为保障农民权利的目标。改革开放前,中央政府通过设置工农业产品价格调差,获取了6000亿元的农业设备。改革开放后,地方政府通过低价征用农民土地,获得了10万亿元,而补偿给农民不到其中的5%。为了消除这一问题,也为了逐步实现城乡居民教育公平,城乡劳动者就业问题,城乡居民生活保障问题,以及城乡居民选举人大代表权益的公平,需要将提高农民收入调整为保障农民权益目标。
三、将家庭保障制度调整为社会保障制度。要切实有效的解决降低农业生产成本需要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和农村社会保障需要家庭保留主义的矛盾,必须用社会保障制度替代家庭保障制度,这种替代具有客观的必然性。
第一是有效性更强,保障的有效性与供需的规模具有正相关关系,社会保障的供需规模显然比家庭保障的供需规模大得多。因为它比家庭保障更有效,这也是越来越多农户参与保障的重要原因。
第二是从业过程中家庭保障仅依赖于家庭调整,而社会保障依赖于三个调整,包括基于效率的公司调整、基于公平的政府调节和基于责任的社会调节。
第三是社会制度更完善。家庭保障依赖于血缘关系和伦理道德,社会保障涵盖商业保险制度、社会养老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经过30年的持续发展,中国农村初步具备了以社会保障制度替代家庭保障制度的条件。如何稳妥的推进农村保障制度改革,应成为今后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
第四是将文件导向的宏观政策转变调整为法律导向的宏观政策调整。20世纪80年代,党中央连续发了几个一号文件,进入新世纪以后,党中央又连续了发了几个一号文件,这些文件对于促进农业增长、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都起了重要的作用。连续几个一号的文件政策出台,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三农体系已经基本形成,这为我们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把这个政策体系固定下来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所以,如何以法律法规的保障和宏观调控环境替代文件导向性的工作政策环境是今后更为重要的工作,也是今后农村改革更为重要的内容。
除了调整农村发展目标外,有些目标也应该有所拓展。
一是将以民生为中心,拓展为以民权为重心。近30年来,农村改革的重心是提高农民收入,这方面的改革还要继续深化。同时,农村权益的改革要显著的进展,借助民生改革和民权改革的互补性,实现民生改革和民权改革的均衡。
中国传统的人权学说停留在概念上,由于没有制度操作原则的纪律,人权往往落实不了,这种人权只能作为抗争的动力和依据。其实创造和保障人权要依靠制度上可超过的概念,程序和机制。有了民权才能确保“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以补贴为中心拓展到以补偿为中心。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农民得到的收入的经济含义也不同。政府的目标是保障产量,而后扩展到保障农民品品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的改革研究也要从补贴的改革深化到补偿的改革。
三以实践为中心拓展到以实验为中心。中国的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办法,有很多好处,也存在政策滞后的不足。借鉴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经济评价,有利于解决问题。随着行为理念的成熟和合理预期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提升,把握复杂农业经济现象的能力越来越强,实验方法在政策经济中的越来越大,实验方法确定不了研究,但可以为评估的各种判断提供依据。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