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4月27日上午,在社科院举行的“2008年中国房地产高峰论坛暨《房地产蓝皮书》出版发布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景国就2007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广受关注的两大热点问题进行了解读。
李景国认为2007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广受关注的两大热点问题:一是房地产市场是否出现拐点的问题。二是住房保障问题。
关于房地产拐点讨论,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抑制房价过快增长的措施,但房价一直持续走高。2007年1~9月国家加大了宏观调控的力度。9月27日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出台第二套住房房贷新政,有针对性地遏制房地产投机、投资和改善性需求。10月以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等城市的房屋销售量倍减,房地产价格出现下降,由此引发中国房地产市场拐点的争论。目前大致存在五种看法:一、没有出现拐点。二、已经出现,或应该出现拐点。三、断言出现拐点尚为时过早。四、拐点的出现仍然是不成熟的命题。五、一些开发商降价是为了做大自己,吃掉别人的行为。
李景国认为,尽管适应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过渡上涨的因素正在增强,不能排除一些城市在某些时刻的房价上下波动,但从房地产市场的基本面看,还不具有整体走降的条件和环境。
第一、需求推动房价上涨的力量依然很强。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导致的刚性需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引发的改善性需求,旧城改造,旧房拆迁造成的被动性需求,几种需求的叠加决定了需求推动房价上涨的力量依然很强。
第二、中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稀缺,城市用地尤其稀缺。保护耕地是国家的基本国策,供地从紧政策使市场增量受限问题难以得到改观。
第三、目前房价出现大幅下降的拐点没有政策支撑。
第四、国内外原材料价格不断上升,劳动报酬逐步增加,房地产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持续提高,导致房地产生产成本走高,这些基本面短期内难以发生根本性改变。某些城市出现的房市交易量下降,市场观望氛围浓厚,并不能证明房地产下降的大拐点已经降临。
在谈到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问题时,李景国指出,住房关系到国计民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存在部分家庭没有能力自己解决住房问题,政府和社会应承担起为这部分家庭提供基本住房保障的责任。近年来,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住房保障措施,包括加强廉租房建设、经济适用房建设等。但是存在投入机制不健全,配套措施不完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供应量严重不足,部分城市政府建设保障力度不够等问题。
2007年,国家相继出台了《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廉租房住房保障办法》等政策措施,明确提出了包括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具有一定保障性质的限价房等在内的住房保障架构。国家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使中低收入者看到了希望,但是要把政策落到实处,需要作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首先必须注意政策执行的条件和成本。住房保障建设离不开公共财政的支撑。我国各地发展不平衡,建设住房保障体系的能力和进展难以整齐划一。在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如何有效地结合起来是一项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在房地产调控上既要强化政府住房保障的功能,又要不以损害发挥市场配制资源的基础作用为考量,需要政策来支持。
房地产市场供应主体是企业,开发企业的目的是赢利,在政府的主导下如何吸引企业积极参与也是一个难题。住房保障建设不仅关系广大中低收入底层的切实利益,而且涉及当地开发商的利益,更有地方政府的利益,其中关系需要平衡。如果监管机制不完善,在土地出让以及房屋销售等环节出现暗箱操作,造成新的不公,可能带来较大的负面效果,达不到预期目的。
其次是僧多粥少问题难以回避。房价在高位持续较快增长,中低收入者等没有购房能力的群体在增加,购房保障建设必然是一个由低水平到高水平长期建立的,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够完成。在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情况下,如何真正落实经济适用房、限价房等保障性和具有一定保障性的住房政策,实现有效供应,以及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等等,都是难题。
再次是政策公平问题。一面是不断上涨的房价,一面是政府制定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住房保障建设制度不完善,监管不到位,容易滋生腐败。这就提出了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公正的问题。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