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08》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来源:中国网  作者:xiaoshui   发布时间:2009-08-26

 

杨建华: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专家,新闻界的朋友们,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在这里隆重举行《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08》新闻发布会,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参加我们的会议。首先我代表本次会议的主办单位科学时报社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向大会介绍今天到会的来宾。他们是:中国科学院规划战略局局长潘教峰教授;科学时报社社长总编辑刘洪海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系统科学研究院院士林群教授;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总编辑贾任正先生,中国科普研究所副所长雷绮虹教授,新华社国际部党委书记姜岩先生,中国科学清华大学科技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曾国屏教授,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吴国盛教授,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科技专题部刘民朝主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学传播中心李大光教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中心主任邓泳红女士;到会的还有社会时报社副总编辑李占军先生;社学时报社总编辑助理、科学网总编辑助理赵宴先生;科学时报社科学传播研究所执行所长詹正茂研究员。

 

下面我们欢迎科学时报社社长、总编辑刘洪海先生向大家致辞。

 

2008-04-08 09:42:04

刘洪海:

 

尊敬的林群先生,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学者、各位媒体界的朋友们,非常感谢大家来参加我们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们的新闻发布会是科学时报社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的,我和邹东涛先生做了一个分工,我做开头,他做结尾。我想,大家都到这个地方来,参加这个活动,表明大家对科学传播的重视。“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这是什么呢?是传播,任何事情都需要传播。现在党中央提出了新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就包括以人为本,包括五个统筹,包括自主创新,也包括科学的传播。怎么样把我们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积累的治国理政的经验,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科学思想和和谐社会变成大家都能够接受的、通俗的一种科学传播的活动。

 

2008-04-08 09:48:10

刘洪海:

 

比如说我们大家都在热议于丹现象,很多学术界的朋友对于丹的演讲还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但是你必须承认,她采取了非常好的传播方法,带来了一个怎么样让更多人接受我们传统文化这样一个新的传播方式,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经验。我们科学时报社依托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基金委,依托国家的科技界、教育界,依托在座的各位媒体界朋友,我们承担起科学传播的任务,这就是我们出版科学传播年度报告的由来。现在我请出中国科学传播研究所的所长詹正茂先生,詹正茂先生很年轻,中国科技大少年班毕业,不断读书,在北大读的博士,读书很多,社会实践很丰富,我们请他来给我们做所长。现在请他给我们介绍这个报告的有关内容。谢谢大家。

 

2008-04-08 10:31:20

詹正茂: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媒体界的朋友,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当时做《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08)》研究背景,知识创新工程以来,中国科学院提出科学研究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在四位顾问的具体指导下,我们确立了《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08)》的研究方向。

 

首先科学发展观的传播效果研究是总报告。十七大之后,我们和洪海社长和建华书记,还有我,一起去广州珠江宾馆,专程拜访宋健同志,他认为科学传播研究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并且在科学传播的角度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三十年的发展经验。他认为不断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30年的成功关键之一,对于改革开放为代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理论的有效传播是全国与全党不断解放思想的前提与保证,这是谈话中谈到的。在宋健同志的建议下,我们结合科学发展观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宣传贯彻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确定将科学发展观的传播研究作为《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08)》的第一部分。

 

2008-04-08 10:33:28

詹正茂:

 

传播效果研究是国际传播学实证研究的主流方向,对科学发展观传播效果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也是下一步做好科学发展观宣传贯彻工作的关键所在,最终我们决定以传播效果研究作为科学发展观传播研究的切入点。

 

41,习近平同志在《求是》杂志撰文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贯彻工作重要性。我们将会把这个方向继续坚持下去,争取早出成果、多出成果,为中央的决策提供研究支撑。

 

第二个部分是科技机构公众形象与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研究,这也是专程拜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玉台同志,在近二个小时的交流中,张玉台同志明确表示支持我们的开展科学传播研究工作,并提出两个具体建议。第一个建议是科学传播研究工作应该用数据说话,积极开展实证研究工作,避免泛泛而谈,注意提炼科学问题,从具体问题切入。第二个建议是我们作为中国科学院系统的研究机构,研究的问题应该立足科技界,科技界也有很多值得并需要研究的课题。张玉台同志早年在方毅同志身边工作,后来长期从事科技政策,学部及科协工作,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张玉台同志提出了若干需要研究的问题。

 

2008-04-08 10:33:50

詹正茂:

 

从国际科学传播研究的前沿来看,科学家与科学共同体的公众形象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同时启正同志担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之后,强力推动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设,科技主管机关也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公众形象建设。对外来看,国家科技形象还是国家形象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我们将科技机构的公众形象作为《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08)》第二部分,从媒体呈现和受众调查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

 

在报告即将完稿之际,中央作出了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决定。注重向公民说明自身的职责,推动公民更多地使用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是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特征值一,我们将把这个研究方向坚持下去,今年将着手设计大型计算机程序,与互联网新闻服务商、互联网搜索引擎商、互联网数据服务商等紧密合作,运用数据挖掘,语义识别,语义关联等技术,开展科技机构公众形象以及公众对科学的需求,认知和理解的研究工作。

 

2008-04-08 10:34:26

詹正茂:

 

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与科普是科学传播的传统研究领域,我们结合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的重点工作,如农民工科学素质提升、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大学与科研机构参与科普、科学博物馆等领域开展了专题研究。

 

创新型国家建设研究

 

科学传播的目的,近期最重要的目的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科学传播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力军。结合研究团队的研究积累,我们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作为创新型革命 国家建设研究的重点,考虑到数据可得性,我们将上市公司自主创新能力评估作为研究的切入点。

 

在研究开始后不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2007年重大项目招标公告,将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研究作为一个指定题目。在全国人大常委、著名科技政策研究专家方新同志的直接支持下,我们承担了这一课题。

 

2008-04-08 10:35:06

詹正茂:

 

321,我们的报告已排好版,将印刷之际,创业板上市管理规定(草案)公布,明确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设置创业板的首要政策目标,我们的政策建议在规定中得到了很多印证。今年,我们将进一步优化评价方法,拓宽评价数据来源,为监管部门、投资者和上市公司提供一份尽可能公正,全面的自主创新能力评估结果。

 

科学技术从科学共同体的企业界的转移一直是科学传播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一个全球普遍的现实问题,大凡政治强国,这方面都解决得很好,大凡解决不好这个问题的国家,在成为大国与强国的过程中就面临阻碍,在本报告中,我们将院地合作作为切入点,剖析了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实施院地合作的经验与教训。

 

仍然有超过1/4的被调查者表示没有听说过科学发展观,其中超过1/3的外企员工表示没有听说过科学发展观;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公众比例最大;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备受公众推崇;公众对“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落实不够满意。

 

面向新兴社会阶层的执政理念传播,加强组织传播渠道建设;加强社区党的组织工作;建立面向新兴社会阶层的网络传播渠道。

 

2008-04-08 10:39:48

詹正茂:

 

新传播环境下的执政理念传播,执政理念传播内容和方式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通过意见领袖的人际传播渠道促进党的执政理念传播;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升公众社会科学素养。

 

科技部的正面和负面报道都很少,同时各类项目报道中(除重大科技专项外),入选报道数量最多;

 

知识产权局的报道在426知识产权日前后最为集中,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报道最多,负面与正面报道比例均比科技部大;

 

中国科协报道则正面明显比负面多,会议报道占比为三分之一。

 

以科学网注册用户为样本,发送直接电子邮件近10万份,回收3000多份;

 

基本不了解和不太了解机构职能的比例依次为:中国科协,54%;知识产权局,41.6%;科技部,37%

 

为民服务没有太多成效和基本没有成效比例依次为:中国科协56.2%;国家知识产权局37.1%;科技部54.1%,这说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紧迫性;

 

执行国家战略很有成效和比较有成效,科技部比例高达到63.7%,中国科协仅为47.5%

 

绝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科技主管机构为民服务很有必要;

 

多数被调查者还是比较喜欢和很喜欢三个科技主管机构。

 

(以上结果都是受众主观评价,与实际工作绩效无关,有效传播能极大改进受众主观评价)

 

2008-04-08 10:42:29

詹正茂:

 

被调查者对科技主管机构职能的了解程度急需提高;

 

被调查者对科技主管机构的喜欢程度受其对该机构的了解程度的影响;

 

被调查者普遍认为科技主管机构在“执行国家战略”方面比“为民服务”方面更有效。

 

注重整体形象策划与传播战略;

 

主动与媒体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

 

完善自身网站等信息发布平台,规范信息发布工作;

 

从民生角度开展宣传工作。

 

关注与自身工作相关的实用科技信息,传统媒体是获得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花费在电视媒体的时间多于其他大众传播渠道,信任来自电视媒体和教师的科技信息,接触最多的科普设施是动植物园;

 

建议加强安全知识科普教育,提高农村科学教育水平,增强科普场馆的巡展力度。

 

剖析了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实施院地合作的经验与教训。

 

2008-04-08 10:44:13

詹正茂:

 

以科学网注册用户为基础,回收问卷2436份。被调查者高度认同科学家参与科普创作的意义,多数科学家有科普责任感,但缺少实际行动;

 

加大多科普创作的资助和奖励力度,鼓励和支持科学家多参与科普活动(通过评价与组织化开展科普活动),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作用和影响,加大对科普活动的宣传力度,利用技术手段,充分共享科学家参与科普活动形成的科普资源。

 

报纸科普方面,政府应支持受众面广的市场化报纸提高科学传播能力;加强专业培训和人才培养提高科技记者业务素质;报纸科普文章选题上加强关于科学精神的报道;

 

电视科教栏目覆盖面小,播放时段欠佳,栏目形态和叙事方式缺乏吸引力,缺乏市场意识和推广能力,建议有效增加供给,嵌入时尚元素;

 

网络科普方面,政府应积极引导,动员全社会的网络科普资源,以“受众”为中心,重视新兴的网络形态,针对受众需求提供网络科普产品,专门科普网站加强与其他网络平台的合作,共享科普内容资源。

 

2008-04-08 10:44:41

詹正茂:

 

2007年科技馆受各级政府重视,专业科技馆成为发展新方向,社会各界踊跃支持各类博物馆的发展,各类博物馆重视公益回报社会;

 

自然博物馆和科技馆部分展览主题近似,节假日、纪念日是访问高峰,博物馆科教功能深化,嫦娥1号引发天文科普热;

 

多头管理,缺乏规划,建设与运营经费不足,科学传播效果有待提高,公共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不高。建议改革管理体制,实现综合管理;加强资源整合,促进科学传播,利用社会资源,发动群众参与,以受众为中心进行展览设计,推广数字博物馆应用。

 

东部和中部省份上市公司自主创新能力明显高于东北和西部;

 

信息技术业创新能力最强,建筑业较强,采掘业中等,金融保险业创新能力较弱;

 

中小板公司自主创新能力不弱于主板公司;

 

上市公司自主创新能力百强中,制造业占据绝对优势,百强上市公司在起草标准、研究成果和专利申请上具有明显优势。

 

建立拟上市公司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机制;

 

完善公募增发管理办法,开展上市公司自主创新能力评估;

 

建立上市公司的自主创新资金募集制度,对创新资金的使用加以监督;

 

加强上市公司自主创新能力相关信息披露的监管。

 

[NextPage]

 

2008-04-08 10:45:30

詹正茂:

 

科学传播活动明显大于非科学传播活动,针对公共问题发表非学术观点仅占1.1%

 

政府咨询评议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企业咨询评议也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行业主要集中于电子与信息产业、其次是农业、生物技术与医药卫生产业;

 

大众媒体从自己的需要出发有选择地报道院士参与的科学传播活动。

 

报纸是院士获取外部信息的主要媒介,网络使用率明显高于同龄人,2/3的院士认为应该关注自身公众形象,近2/3的院士一定会提前审阅 大众传媒对自身的报道;

 

几乎所有的院士都认同大众传媒干预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有帮助,也认为公众的思想和行为受大众传媒影响,同时大众传媒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

 

院士认为大众传媒代表党和政府、商界人士等立场;

 

超过一半的院士在过去三个月内没有接受媒体专访及发表公共演讲;

 

院士群体很低调,不希望借助大众媒体向年轻人讲述自己的故事。

 

这就是我们关于研究报告的背景和研究报告写作这块主要的情况,下一步我们再去跟专家研究合作,在大家帮助下为大家提供更好的研究报告。

 

2008-04-08 10:46:02

杨建华:

 

进入到第二个板块,请有关嘉宾做演讲。第一个给大家演讲的是中国科学院战略局潘教峰局长。

 

2008-04-08 10:46:37

潘教峰:

 

尊敬的洪海社长,尊敬的林群先生,尊敬的媒体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非常高兴参加今天《中国科学传播(2008)》报告的新闻发布会。今天这个机会很难得,借这个机会跟大家交流一下对于科学传播的看法以及科学院在科学传播方面的工作,所以我主动要求做一个嘉宾发言。

 

刚才詹正茂同志介绍了《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08)》,我认真读了这个报告感觉还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的报告,而且还是我们国家第一本关于科学传播方面的报告,也是科学传播方面的一个很重要的成果,研究者也从他们的角度对于这样四个重要的问题,包括科研机构的公共形象,院士参与科普、自主创新能力等等四个问题,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看法和政策建议,这对我们进一步推进科学传播工作还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相信将来会越做越好。我今天发言的题目叫“加强科学传播工作,推进传播体系建设”。

 

2008-04-08 10:47:05

潘教峰:

 

首先谈谈科学传播的内涵与意义。因为科学传播这个词也是这几年为大家普遍所认识,对它的内涵并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和说法。刚才和林群先生也在交流对于科学传播的看法。我们归纳了一下,认为科学传播主要是以公众理解科学的理念为核心,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传播渠道和手段,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以提升公共的科学知识水平、技术技能和科学素养,促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支持和参与。过去讲科普,更多的是有点科学家居高临下的意思,给大家传播知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随着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科学的传播,知识的分享,更多成为一种相互之间的,而不是简单的让公众理解科学,而是让公众更多地参与到科学当中来。我们看了看科学传播的一些新的特点,在科技已经成为支撑当前发展、引领未来发展主导力量的今天,科技创新大众化趋势日趋凸显,科技创新再也不是一部分科研机构或者大学里的一些人的专利,它的大众化趋势已经日益凸显,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全社会的活动。在发达国家看来尤其明显。在中国,这个现象也越来越凸显。因此,不仅需要公众理解,更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这是我想突出强调的,科学传播更加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所以,从过去科学普及是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进一步转变成支撑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需要,除了单向向社会公众传播知识、新发现和新技术到科学家与社会公众的双向互动,随着我们国家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进一步加快,这个特点会凸显。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虚拟世界的出现,为科学传播提供了全新的手段、方式和平台,这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科学传播的新的特点。

 

2008-04-08 10:47:32

潘教峰:

 

加强科学传播,应当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保证,是促进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

 

对国家科学传播体系的认识。我国的科学传播体系是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国家提创新体系,最早的贡献者是科学院,97年的时候,科学院提交了一个报告,叫迎接创新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中科院采纳了这个报告,做了一个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决策,中国科学院的创新工程是典范和先导。在当时的报告当中就已经明确提出,国家创新体系应当由四个部分构成,一部分叫知识创新系统,也就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一个是技术创新系统,是企业发展的根本,还有知识应用系统,是知识和技术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系统,叫知识传播系统,是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重要保证。所以我们现在来归纳,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上讲,国家创新体系有五个部分构成,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知识创新体系、企业为主的技术创新创新体系、国防创新体系以及中介的体系,我们认为,科学传播体系也应当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理论是与时俱进的,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未来建议讲国家创新体系的时候,可能要更加重视国家知识传播体系建设,而这样一个体系,我们做了两个归纳,大概包括科学系统,因为这是我们国家科学传播的主管部门,中国科学院与其他国立科研机构、大学、科普展馆,各种大众传播媒体,这是我们对科学传播体系的理解。

 

2008-04-08 10:48:08

潘教峰:

 

国家科学创新体系中,各个单元应该明确分工与定位,发挥各自优势和特点。比如说科协系统,应当负责科学传播规划、战略与政策,在我国科学传播体系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中国科学院与其他国立科研机构,是科学传播的重要力量,重点开展科技发展的前沿动态的科学传播工作,以开阔公众的科学视野。

 

大学以提升公众科学素养为主,重点开展系统性科学素质教育、普及科学知识,科普展馆是公众了解、学习科技知识的重要基地,各种大众传播媒介是为实施科学传播、提高科学传播效率的提供渠道和手段。

 

对于建设中国科学院传播体系的一个的现状,院里有一个科学传播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规划战略局,研究所都有科学传播领导小组,我们还建设有常年开放的科普基地,以及专门的科普工作的机构。现在从开放的科普场馆来说,有15个植物园,7个天文台(站),24个博物馆与标本馆,这都是我们常年开放的科普场馆。

 

2008-04-08 10:48:42

潘教峰:

 

我们有一批科普基地,科技部、中宣部、团中央、中国科协联合命名的“青少年科技活动示范基地”27个,团中央、全国少工委、中国科学院联名命名的“青少年走进科学…从科普组织来说,科学院现在有5家重要的科普组织,一个是植物园科普网络联盟委员会,标本馆科普网络委员会,天文科普网络委员会,网络科普联盟,以及北京天地生科学文化传播中心,都是联络了一批院内的科学传播的单位。同时还有重要的活动,比如以开展科普巡讲为主的“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由退休科技人员组成的“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由青年科技工作者组成的科普志愿者队伍。

 

2008-04-08 10:49:26

潘教峰:

 

科学传播“品牌活动”,2001年起,与中宣部、科技部联合开展“院士专家科技西部行”和“科技老区行”活动,自2003年起,每年5月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举办“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2002年起,我院与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等共同组办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活动。

 

科普媒体有14种科普期刊,包括大家比较熟知的中国国家地理,这是我们很重要的一个科普期刊,包括电脑爱好者等等,我们的报社也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我们的科学时报社,不完全是科普了,一定意义上也承担了重要的功能,出版社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另外还有两个大型的科普网站,70多个专业的科普网站。所以这是我们科学院科普工作的一个现状。我想,未来还是要进一步明确中国科学院在国家传播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科学传播是我院作为国家科研机构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世界上任何科研机构都把科学传播作为三项或者四项重要职能之一,是我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手段,因此要全面发挥我院科学传播人才、基地等资源的优势和潜力,使我院成为我国科学知识的重要传播者、科学方法的典型示范者、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积极倡导者。这是科学院在科学传播体系中地位与作用的考虑。

 

2008-04-08 10:49:49

潘教峰:

 

2006年到2010年的主要目标,我们科学院发布了一个科学传播中长期发展规划当中做了明确的,形成具有我院特色的科学传播体系,科学传播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实现我院科学传播的可持续发展。具体的目标是建成若干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科学传播基地。造就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的科学传播队伍。形成科学、合理、有利于科学产传播事业持续发展,有利于与社会力量紧密结合的体制和机制。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的国家科学思想库,同时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组织实施中,圆满完成我院承担的任务,这是中央组织的一个行政纲要,开创我院科学传播事业的新局面。

 

思路和举措,一是构建科学传播体系,二是夯实科学传播平台,三是造就科学传播的人才,四是创新科学传播体制,五是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我们要构建科学院的科学传播体系,充分发挥研究所在科学传播中的主要作用,现在科学院有99家研究所,要发挥这些研究所在科学传播中的主导作用,发挥植物园、天文台、标本馆、博物馆、网络科普联盟等科普组织的优势,加强科学传播的战略研究和顶层设计,同时加强院部与学部的结合。

 

2008-04-08 10:50:12

潘教峰:

 

在科学传播体系当中,整个组织架构当中,院里主要负责战略、规划、政策制定与宏观指导与管理,我们院里的专业科学传播组织组织各学科领域的科学传播工作协调与组织,常年开放的科学传播基地,主要是长期从事面向社会公众的科学传播工作,其他科普基地,每年定期向社会公众开放,组织本所科技人员参加国家与所在地区的科学传播活动,科学传播媒体负责科学传播的宣传与展示工作,科学传播队伍由广大院士、老科学家、科技人员、专业人员、志愿者和院外的重要力量联合起来。

 

夯实科学传播平台,我们计划建设一批重点科学传播基地,提升其科学传播能力,使支撑位我国一流、世界知名的科学传播基地。提升我院媒体的影响力,办好我院的报纸、科普类期刊,培育若干国内最有影响的报刊品牌,与中央、地方电视台合办科学传播栏目和频道。

 

2008-04-08 10:50:35

潘教峰:

 

大力发展网络科学传播,加大对网络科学传播的支持力度,加强科学传播网络的整合与链接,使之成为新时期科学传播的重点平台。

 

造就科学传播人才,充分发挥院士在科学传播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科学家在科学传播中的主体作用,培养造就一批专业科学传播人才,形成一支科学传播的队伍。

 

创新科学传播体制,加强整体规划,制定科学传播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强化归奥规划的指导作用和动态管理。中长期科学传播规划已经发布了两年,要进行一个修订。加强宏观调控,完善新形势下院的宏观调控手段,完善激励机制,择优支持发展快和发展好的科学传播基地,鼓励研究所和科技人员主动从事科学传播事业,将科学传播纳入研究所和科技人员的评价体系,同时我们还在考虑设立科学传播奖,建立科学传播奖励机制。这个工作正在进行当中。

 

2008-04-08 10:51:15

潘教峰:

 

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加强与部委、地区协作,加强与媒体合作,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在这个地方,把我们对科学传播的认识、看法,以及科学院下一步在科学传播体系建设当中的一些考虑跟大家做一个交流,也希望大家不吝指正,也希望大家给予积极的支持和帮助。谢谢大家。

 

2008-04-08 10:51:32

杨建华:

 

谢谢潘教峰局长。下面有请曾国屏教授,他是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技船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主任。

 

 

[NextPage]

 

2008-04-08 10:52:03

曾国屏: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有幸参加这样一个新闻发布会,我谈谈我自己的几点体会。有三点:第一,中国科学传播中心是科学院提出创新体系建设当中的一个重大战略举措,把它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有机部分,显然是把媒体的传播包括在其中的,还超越了通常意义上的媒体的传播,作为一种重大战略的举措这使我们想起了OECD的报告当中,把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利用看成是同等重要。把传播概念的理解大大扩大了,把它的重要性也更加凸显出来。当然,科学院做这件事情是有资源的,有人、财、物,财是要有一定的经济支持,这个物,出了那么多的看,有那么多的研究所。另外特别重要的是人,科学家群体中,这么多院士,这么多著名的科学家,这么多的科技工作者,人是最大的资源。当然,今后怎么样更好地用好资源,还是有文章可以做的。现在这个报告上都是长字号的头衔比较多,科学家最大的资源在这上面体现的不是太够。这是我讲的第一点体会。

 

2008-04-08 10:52:27

曾国屏:

 

第二,《中国科学传播报告》很重要,我们科普所有一个中国科普报告。有这样一个科学传播报告,当然涉及到了普及与传播的关系,这个我们可以暂时不讨论它,但是简单对比一下这两个报告,对象和主体是不同的,这从科普中心的宗旨上可以看得出来,因为宗旨上列了四条,至少它是科技新闻与科技报道,关注科学家、科学共同体、科技主管部门的公共形象,这样就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也许中国科普报告是面向公众为主的,这个就更加有科学共同体、科学家以及科学媒体的形象。同时,在内容和研究方向上也不同。现在很多的技术和科学方法来研究,而且比第一版更猛一点,这样就看到了一种新形象和新希望。

 

2008-04-08 10:53:12

曾国屏:

 

第三,我感受最深的是这样一个问题,这个报告把哲学社会科学和科学传播的新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发现社会知识掌握得越多,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也就关注得越多,因此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时间,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高公众的社会科学的科学素养,实际上是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的重要举措。搞自然科学都想办法把社会科学躲远点,现在看来躲远了效果不好,这是很有启示的一件事情。另外,把科技机构和社会形象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加强对我们国家科学品质的研究和理解,还不光是媒体的,从学术上来看,至少我个人过去没有太注意这个事情。这有值得讨论的地方,比如说建设创新型国家在什么意义上是是中国科学传播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超越了媒体的一个更广意义上的理解,也可能是这样,但是也有可能是有更多的含义。看到科学院在这里轰轰烈烈地搞科学传播的事情,看见了这么一本很重要的跟中国科普报告互补的科学传播报告的问世,谢谢我们传播中心的工作,祝你们的报告越办越好。

 

2008-04-08 10:53:23

杨建华:

 

谢谢曾国屏教授。下面做演讲的是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主任吴国盛教授。

 

2008-04-08 10:53:57

吴国盛:

 

首先表示衷心祝贺,第二表示一个愿望,就是相互协作。

 

中国的科学传播起步很晚,新世纪的开始,而且始终捍卫这个名字的目前就是中科院和北大两家。所以我们看到一个新的机构在悄悄诞生,诞生完之后,又不开发布会,又不成立仪式,先干实事,在短短大半年就拿出了这样一个厚重的成果,我们感到由衷的喜悦,感觉到我们的队伍正在壮大。我们发现,搞这个报告的人都很年轻,象征着这项事业有着远大的前途。而且这个报告我昨天拿到的,具有典型的经验实证特征,如果说中国的科学传播,过去七八年内主要是在做观念更新的话,如果说我们高校的这些老师是在努力创建一个科学传播的批判学派的话,我们看到一个科学传播的实证学派正在冉冉升起。你们看看,里面不但有图和表,拿数字讲话,我代表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向中国科学传播研究所表示衷心的祝贺,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国家队,有了更年轻一代的队伍,有了崭新的研究理念。

 

2008-04-08 10:54:20

吴国盛:

 

加强合作。刚才几位先生讲了几个词,科学传播、科技传播和科学普及,其实这三个词差不多,没有那么大的区别,是历史原因带来的不同的习惯叫法。我过去讲,中国这一摊子事,有三个叫法,一是以科技新闻为代表的团体,他们后来把新闻升级叫传播,所以他们愿意叫科技传播,比如说姜岩先生就是科技新闻学会秘书长;还有人喜欢叫科普,以中国科协为代表,有一个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还有一个科普研究所,这两个是一家的,这叫科普。还有一个,我们这些人叫科学传播交流,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有微妙的差别。其实翻译成“传播”是不准确的,“交流”是最准确的。北大早期的时候,其实想搞搞观念创新的意思,但是观念创新是不够的,没有观念创新也是不行的,所以这次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中科院系统创立了国家队,专门从事科学传播,而且他们有足够的力量,足够的资源,用实证的精神、经验研究的精神,投入到这里面来,这是值得庆贺的事情。

 

这三拨人,应该和而不同,加强合作,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不同的研究路线,不同的风格,要相互协作,所以让我参加这个会议,我非常高兴地来了,而且做了很好的准备,昨天把你们的书都翻了一遍,希望以后多开这样的活动。

 

2008-04-08 11:02:49

吴国盛:

 

现在已经有了两个报告,刚才曾国屏教授讲,中国科协有了科普发展报告,中科院有了科学传播报告,我认为还差一个报告,为什么呢?其实有三个立场,科普代表的是政府的立场,科学传播代表的是科学家立场,还有一个公众的立场。目前科协系统的科普报告,政府立场很清楚,咱们的新报告,感觉是科学家的立场,希望公众理解我们科学家,别看我们花了这么多钱,但是我们干了事情,中科院办的刊物,当然是希望公众更好地理解科学院、理解科学家,理解我们所做的贡献,但是我认为还缺一个报告,是批判学派要干的事情,我们要加劲干,尽管起步早,但是成就没有各位那么大,我们要向你们学习,詹正茂老弟是湖北人,也是我们的校友,希望加强合作,我们要急起直追,完成第三个系列的报告,把我们科学传播的交互性部分,公众参与和怎么样在这个时代发挥作用的报告尽早推出来,这是对我们的激励,我看到这个报告很着急,谢谢大家。

 

2008-04-08 11:03:22

杨建华:

 

谢谢吴教授。下面给大家演讲的是中国科普研究所雷绮虹副所长,大家欢迎。

 

2008-04-08 11:03:41

雷绮虹:

 

非常高兴今天能来参加这个会,首先祝贺中国科学传播报告的出版,对我们科普也好、科技传播也好,又有一个新的团队出现,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今年是第7个中国科普报告,我们也知道这个过程很艰辛,搞出这样一个高水平的报告是很不容易的。

 

从今天这个报告来看,刚才吴教授已经讲到了这个报告的特点,因为是中国科学院的一个报告,它的高层次的科学研究的背景,我想可能是今后这个报告还会延续的,因为我们每个报告都会有自己的定位,中国科普报告是反映了29个部门和团体在方方面面为公众做的科普方面的工作,从中科院的角度来讲,我们也看到国外的科学院类似的机构做大量有效的科技传播工作,确实这是第一发球手,科学院的科技传播作为发挥得好坏,对我们国家的科技传播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澳大利亚的科学院专门有一个科技传播的机构,里面的人既有科学背景又有传媒背景,现在中科院有一种趋势,以科学时报为龙头,也在进行这方面的工作。澳大利亚做了很多的工作,每年对各个新上任的所长要进行科学传播的培训,教他怎么样和媒体打交道,然后把他们国家科学院的出版物都集中在一起,作为一个改造,科学时报这几年也做了非常好的工作。

 

2008-04-08 11:03:58

雷绮虹:

 

虽然我们有好几摊子,李大光教授那边发展得也不错,科学时报也不错,虽然有这样几摊子了,但是总体上合起来还不是很大。从我们所的科普研究这本期刊来讲,我们寻求方方面面的学者、专家共同来把这个平台做好,我发觉真正了解这方面的人才并不是很多很多,我们这个团队,整个社会的比例来看,还不是一个很大的,包括刘民朝那边,中央电视台这边,虽然有一些,但是总体来讲,还不是很多。虽然有几个摊,但是自己的岗位里,还不是很主流,还是很被边缘化,刚才说合作的这个观念,我特别赞同。

 

2008-04-08 11:04:49

雷绮虹:

 

科技传播也好、科学传播也好,科普也好,我个人认为,从科技传播的角度来讲,它起码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个是学术界的学术交流,它实际上也是一种科技传播。二是国际上经常说的公众科技传播的概念,是针对公众的需求。中国的教育问题过去没有到位,中国的科普工作也好,科技传播工作也好,还做了很多非正规科技教育的补充性工作,这是中国自己的特点。再一个是产业技术转移方面的科技转播,这个作用也确实是非常大的。我们看到的这个报告,也关注到这方面。从中国科普报告来讲,我们重点还是放在公众科技传播的角度上,但是它带着中国特色,最基本的尝试性教育的国家这方面的要求。就这一点来说,这个报告一方面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打“中国”字头这个责任就特点重,如果打“中国科学院”的字头,可能压力小一点,大家鼓励我们的同时,也会提出这方面的问题,这个“中国”到底撑不撑的住,有没有一定的代表性?

 

2008-04-08 11:06:36

雷绮虹:

 

另外,像农民工的调查课题,是很需要经费的,我们虽然搞了这么多年,还是觉得如果再多一些,思路再好一些,我们还能做得更好一些,北京地区200多个样本,下一个这样的结论,我觉得还可以再好一些。再比如说网络调查,我们都知道,现在能上网的,还是比较高端的,比较有文化的,大概有6%,这样的数据就说是公众的调查,还有点欠缺。确实是挺难的,虽然我们说要两年一次,但是说不行,得每年一次,压力特别大,每年还要有连续性,有新的东西,我们可能都会面临共同的问题,我想我们也会以一种开放的心态,为了整个中国的科技传播也好,公众理解科学的事业也好,和科学家的工作,能够让公众更好地得到支持也好,从社会的责任感方面,我们所里非常愿意和大家共同地开展这方面的合作。我还有一个信息,中国科普研究所在612号到13号将在广州大厦召开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现在收到论文二百多篇,也希望在座的新闻媒体、学者们有兴趣的话来投稿,截稿日是415,这个研讨会每年都受到各个方面的关注,大学的、新闻媒体的、研究机构的还有科学传播界的学者,地方科协需要支持的这些单位都在参加,去年我们请到了教育部、农业部的一些政府部门,过去我们批评他们是只见钱见物不见人,现在很多政府机构也关注到公众理解科学的事情,他们也愿意到会场上来讲。中国科协要求中国科普研究所搭建一个社会的平台,大家共同开展这个工作。谢谢大家给我这个机会。

 

2008-04-08 11:07:33

杨建华:

 

下一位演讲的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学传播中心李大光教授。

 

2008-04-08 11:07:43

李大光:

 

非常高兴参加这个会,这是我所知道的第二个关于科普类的报告。最近正在写一个东西,关于科学技术传播或者科普方面的研究,或者争论这样一个历史。清明节的三天时间,我全都在做这件事情,把我收集的全部文献都翻了出来,从五十年代到现在,我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实际上我们中国对于科学普及,那时候的争论就已经开始了,不是到现在才有的。而且从五十年代的时候,主要是科学家为主,对科普的争论,包括对科普学的争论,七十年代就开始了,而且涉及到的观念,并没有多大的进步。50年“两科联盟”成立的时候,黄炎培副总理的讲话,就谈到了,科学并不神秘,科学走出象牙塔和科学伦理的时候,甚至很多话题在民国的时候就谈到了,我们没有太大的进步。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时候,我们国家主要的科普活动是研究科普创作、科普美术和科普编辑,这方面的文章特别多,而且主要的工作是做实用。到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时候,引进外国的东西特别多,是科普翻译的高潮时代,到了九十年代,上世纪末的时候,谈论特别多的是西方公众理解科学和科学传播的概念,而且争论也特别多,两种不同的意见也非常多。到了21世纪初的时候,实际上是多元化,参与讨论的人,社会学家、哲学家、教育学家、正规教育家和非正规的教育家,还有各种各样的学者,都参与了讨论,而且现在各种观点越来越多。

 

2008-04-08 11:08:06

李大光: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特点,就是研究机构多,叫科学传播的机构,至少在北京就有几十个。两个星期以前,农科院成立了一个媒体与科学传播中心,也是级别非常高的局级单位,规模庞大,举行了轰轰烈烈的成立仪式。报告这两个报告的出现,包括我们正在讨论的报告,也是多元化趋势的一个表现。作为一个国家来说,报告有了两个,而且都打着“中国”的字头,是好事也不是好事,好事是大家都在想这个事情,而且谈论的角度各不相同。比如说中科院的这个报告,实际上是政府和科学家共同题的一个立场,跟中国科普所的那个报告不太一样,中国科普所的报告有部分政府的立场,也有想把所有的信息都拢进来的趋势,其他立场就不是特别明显。做总比没做要好。第二,这个报告我看了看,主要是依据网络数据,网络数据有它不可靠的地方,我个人认为这个应该要加权的,这个应该做一些调查,因为这个社会性负责复杂,因为中国网络大部分是政府和机构管理的,数据得来,有很多我个人认为不是太可靠,基于大部分都是这样的数据,好象这边没有做实证的研究,我个人觉得在这方面应该有一个实证的研究,保证数据是准确的,甚至应该有自己主观的判断,使这个报告更加客观一些。

 

2008-04-08 11:09:56

李大光:

 

下面谈一下中国的研究,研究有几个问题,最近我做一个小课题的时候,到处都找不到资料,比如说中国科普期刊的研究。我想在座的一听到这个词印象不深,其实中国有过这样重要的研究的,但是结果没有对外公布过,其实做了非常好的研究,因为我们经费发放的情况不一样,各个机构把经费扣在自己的手里,调查结果又不愿意对外公布,很多都是做了一个汇报之后就没了,所以这是个特别大的问题。在中国科普报告当中,包括中国科协搞的中国科普报告和我们现在搞的科学传播报告,实际上都是不完全的,这是因为我们的信息是不公开的,我们很多研究结果都垄断在各个机构的手里。刚才那个事例具体是什么我就不再说了。我就在想,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同时也存在一些我个人认为的一些问题。

 

刚才几位都说了可以联合起来做一些事情,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向,但是可能还有一段路要走。就说这些,谢谢大家!

 

[NextPage]

 

2008-04-08 11:10:10

杨建:

 

谢谢李教授。请下一位新华社国际部党委书记姜岩先生。

 

2008-04-08 11:11:44

姜岩:

 

我是一直做科技传播和科技记者,岁数大一点的可能知道我。刚才吴国盛先生讲中国科普报告代表了官方,我们今天的报告代表了咱们科学家。

 

2008-04-08 11:12:09

姜岩:

 

首先我预祝本次发布会能够取得圆满的成功,同时对于我的小学弟为所长的这么一群年轻人做了这么多的事情,祝贺他们,也感到很振奋。今天给大家讲的,主要是在最近一年中关于科技传播的一些重要批示,这是去年6月份的时候李长春同志在我写的内参上做的重要批示,其中一个观点,我们大家传播的渠道已经转到大众媒体,长春同志批示要求中央媒体重点新闻媒体带头加强科技新闻宣传,对采编队伍结构、新闻节目的结构、版面、栏目的安全等各方面进行全面加强,提高国民的科技意识和自主创新意识,刘云山同志也对此做了重要批示。所以我们说,作为媒体恐怕还要承担一个很重要的职责作为一个科学的卫士、时代的先锋。在党的十六大提出了,锦涛同志专门说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同时,又提出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这里面有几个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产业生产方式及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刘云山同志专门说了,新闻媒体是信息发布、文化传播的主渠道,同时也提出了这样重要的观点,互联网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科技进步,带来了文化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要充分认识互联网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巨大潜能和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在当前,科技传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作为科技新闻工作者应该属于“三个代表”的重要实践者之一,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施者。同时我们注意到,以互联网为龙头的信息技术正在给文化生产力带来一场革命。图书、通讯社、广播、电视等目前的互联网媒体将在先进的技术基础上融合为声象图文并茂的多媒体信息平台,并与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公务、电子医务、电子教务等有交叉和融合的趋向,这是大势,不可避免。而且我们认为互联网将成为文化的主要载体,传统文化载体将在网络中间充分融合。

 

2008-04-08 11:13:19

姜岩:

 

随着全球信息化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互联网为龙头的信息技术正在给全球范围内给大众传播带来一场革命,大众传播的重点手段逐一由图书、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发展的同时,大众获得科技信息的手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革,电视、网络等传媒已经和正在成为大众获得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中国公众获得科技知识的途径主要靠大众媒体,但是中国媒体在科技新闻在新闻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明显不足,总体水平不高。与当前社会发展对科技传播工作的要求形成巨大反差。中国公众科学素质水平与发达国家国家相差甚大,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和社会进步的瓶颈之一。

 

我们认为,在广电网、互联网、通讯网三网合一的发展,科技手段必将发生一场重大的变革。最近北京科技记协做过几次调研,有一些基本的数字,得出了我们国家的科技新闻报道处于历史的低潮期,基本结论是触底开始反弹。第一个来说,是媒体管理层漠视,这里面有一些具体数字,大家可以看一看,包括有的做的还是比较触目惊心的。第二个,稿量缺乏,大家可以去看看一些具体数。第三,报道数量空心化,第四,报告环境恶劣。特别是国内能够出科技新闻的部门衙门作风严重,对于媒体不透明、不配合,部分工作人员不懂新闻规律。主要结论是三方面,第一,无人管,到现在我们还是无人管。第二,没有源头。第三,没有出口。当然我们也有机遇,党和政府的重视,市场的需要,科技新闻自身的发展,还有部分媒体成功的实践。

 

2008-04-08 11:50:36

姜岩:

 

我们建议:

 

第一,要专门就这个事成立调研组,真正摸一摸现在的大众媒体,它的科技传播到底该怎么办。

 

第二,相关的部门领导在各方面给予配合和支持。

 

第三,在主要媒体开设以及恢复科技类版面和科技编辑部门,并在人员编制上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

 

第四,科技新闻工作者应该积极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第五,严格执行《科普法》,建立对违法事件的监督机制。因为科普法明确规定,大众媒体中必须有科普的版面、科普的实践,现在很多媒体都做不到,事实上很多媒体现在都在违法。

 

第六,要为科技新闻报道的管理“开小灶”,甚至我们说能不能在中宣部恢复以前的主管科技报道、科技新闻的专职部门,因为我们媒体是党管,光科协呼吁没有太大用途。

 

第七,要为科技新闻报道提供“低保”。

 

第八,要尽快打开国内科技新闻的源头。特别是科学院这个系统,一定得做到。我记得尤里卡有一个规定,你拿了我的经费必须给公众做一场科普报道,为什么要把公众的钱拿过来,完成了以后钱花到什么地方去。

 

祝贺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2008-04-08 11:50:58

杨建华:

 

谢谢姜岩老师,刚才吴教授说了是中国科教学会的副秘书长。下一位给大家演讲的是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科技专题部主任刘民朝。

 

2008-04-08 11:51:22

刘民朝:

 

我这个算不上演讲,比较仓促。首先对我们这个报告表示热烈的祝贺,在奥运圣火盛传的时候,报告问世,吸引了科技传播界的眼光,这是一个亮点。我对这个报告的感受是这样,首先是有科学性,是中科院写出来的,很有实证精神。第二个,感到很新锐,富有批判精神。包括我们最近搞的一个诺贝尔科学之夜,也被纳入之中,感到非常惊讶,非常佩服。第三个,总体上是准确的,但是个别地方还有待商榷。这是对这个报告的初步感受。

 

2008-04-08 11:51:44

刘民朝:

 

我是搞电视的,刚才我也抽空看了报告,我觉得这个报告也符合上面几点,是比较准确的。我总体的感觉是这样,不是说电视科技传播搞的很糟糕,或者是很糟糕的一个孩子,应该说电视科技传播还是一个年轻的孩子。因为我国的科技传播,科普、公众与科学交流,解放以前也有,但是解放以后的电影制片厂,有三个科技教育电影制片厂,北京的、上海的、农业的,那时候我们国家的公众主要通过每次看故事片之前有一个加片,看5分钟到10分钟,大家都很开心,那时候看了很多科教片。我们电视是58年出现的,就有了一些科技新闻,但是没有专门的科技节目,也是放一些加片。直到80年代末,这时候电视人才和国家各个部委,包括科学系统的音像制作部门共同打造科技节目和栏目,但是那时候的科技栏目不成熟,办半年到一年就没有了。直到90年代中期,到9596年开始,在科教兴国背景下,我国出现了正规的、持久的电视栏目。像大家知道的《科技之光》、《科技博览》、《走进科学》等等这些一样栏目。这时候在全国也掀起了创办科教频道或者电视栏目的热潮。首先中央电视台在2002年推出的科教频道第10套节目,与此同时大约有89个电视台也筹办了科教频道,还有一些地市级的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都做了科教节目,应该说这时候是电视科教节目的一个高潮。

 

2008-04-08 11:52:15

刘民朝:

 

但是后来一段时间,因为我们国家电视的体系是自主经营的,是自己筹办经费办点事,基本上取消了政府拨款,都是靠电视台自己来办点事。像西藏、青海这些地方是国家补贴,其他的主要是靠自己经营,主要靠广告经费来支撑电视宣传。所以不可避免的,电视台要把收视业绩放在重要位置上,因为没有收视电视事业没有办法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包括收视率,包括其他平面媒体的发行量的压力之下,应该说对科技传播有所忽略。刚才姜岩同志举了很多例子,这个问题普遍存在。在电视台也是一样,受收视率的压力和经费的压力,很多挂着科教频道牌子的频道,实际上播科技节目的也不多,也是努力在做。这个问题引起了科技界的一些评议,也是不满,这是很正常的。在这当中,也有一些电视人在探索一些路子,就是怎么把科技传播和大众的需求完美结合,他们就想了一些办法,比如说设悬念,讲故事,包括一些比赛、竞赛,多种的节目形态,企图来完成这个难题。当然也有一些成绩,也有一些议论。整体上电视这个状况和电视人的工作水平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更根本的是和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公民的科学素养,甚至我们的政策扶持是有关系的。因为就电视这个媒体来讲,还是属于大众媒体,通过调查,看电视的人90%多都是初中文化左右。但是这个现状反映了什么呢?就是不平衡。我们国家的知识分子也就10%以下,大多数的中国人都还是初中以下的水平,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确实是这样一个问题,不是说知识分子都不看电视了,本身群体就少,但是看的也少,感觉电视也没有什么可看,整体上就是这么一个不平衡造成的,或者是滞后的一种。

 

2008-04-08 11:53:50

刘民朝:

 

我们国家的科技通过这几年的创新,确实提高了国际地位,但是我们的媒体还远远没有跟上,这是不平衡和滞后造成的。首先我们从自身做起,李长春同志都要求科技传播,要鼓励反弹,我们要鼓励工作,我们要设法建立电视科技传播的体系。这是多层面的,多对象的,多媒体的。包括现在的手机电视已经出来了,这个东西对科技传播很有好处,很多科技新闻可以通过手机电视台传播,等等这些体系我们要努力的来建立。另外,要努力的起到引导作用,不是完全去迎合公众,要引导公众,树立我们的导向意识。

 

再一个,特别希望科技界的指导和参与。我们在创办科技栏目初期都是和中科院、科技部、科协有紧密的联系,完全是依靠这些科学家,甚至是把那些科学家的文章稍微变一变就成解说词了,但是那个也有弊端,传播效果比较差,因为老百姓听不懂,所以科技传播的内涵一定要以电视的形态来体现。电视本身有电视自己规律。现在过多的注重传播的群体规模,造成了目前和科学家们有所疏离,包括和政府部门也是有所疏离,这个状况要改变,我们要诚心诚意的征得科学共同体来指导和参与,共同完成这项工作。

 

刚才吴国盛教授也讲了,电视台是大众媒体,应该是一手托三家,是三家的仆人,要把三家都伺候好,理论研究我们也很欠缺,将来多多和这些大学研究所合作,得到你们的指导。谢谢各位!

 

2008-04-08 11:54:04

杨建华:

 

谢谢刘主任。最后一个给大家演讲的是林群院士。大家欢迎!

 

2008-04-08 11:54:46

林群:

 

科学时报是科学家自己的报纸,所以科学时报的活动我经常参加,我跟社长还有各位经常在一块儿交谈,刚才跟潘局长也交换了意见。特别是听了今天在座各位传播专家的演讲,都很受启发。因为各位都是从大局出发,我生活的圈子很有限,所以只能讲一讲我自己对科学家参加科学传播的体会。在我们数学圈子里做的最好的就是华罗庚先生,华罗庚先生在60年代初期,或者是50年代,就开始在报纸上做数学的普及,写了很多数学普及的文章。毛泽东同志见到他就说,我看过你写的文章,写得很好。你看华罗庚有多了不起,华罗庚的数学文章能使毛泽东欣赏,能使毛泽东认可,大家知道毛泽东恐怕对数学并不是很喜欢,这是我猜想的,但是华罗庚的东西他喜欢看,所以华罗庚能感动毛泽东,这是很了不起的。他后来做“两法”,就是刚才潘局长讲过的,优选法和统筹法,这两法的影响更大,他亲身到全国各地去演讲,所以影响非常之大。中年这代人,我们在一起是搞数学的,都说华先生的“两法”对他影响很大。他把“两法”的书籍给毛泽东,毛泽东给他回一封信,说“壮志凌云,可喜可贺”,我们大家都看到了。更使我惊奇的,“两法”的影响是以下一个例子。由此我出差坐出租车,司机问,你这位老先生这么老了不在家里抱孙子,到处乱跑,干什么呢?我说我是搞数学的,他说“哦,0.618,这使我非常吃惊,就是说“0.618”已经深入到外地司机里头去,上有毛泽东,下有出租车司机,一个人能把数学的财富让这么多人共享。

 

2008-04-08 11:55:04

林群:

 

当然还有一个是吴文俊,他也是非常好的普及家,他写的一些书,只要中学程度的学生都能懂。他去给工人讲电路,工人说工程师讲的不懂,他一讲就懂了。他向行政、向工程队来普及,讲他的研究工作,工程队也懂。后来做机械化证明,每次他做演讲都听得懂,所以说科学家里头也有成功的例子。

 

现在的情况是这样的,多数的科学家没有积极性,这就牵扯到科学家的眼睛是向上看还是向下看的事情,过去说当官的人不看老百姓怎么想,而看上级领导怎么说,因为上级领导决定他命运。但是科学界同样有这个问题,每发表一篇文章,每得一个成果,看顶尖的科学家怎么看,他不关心大众怎么看,科学家做报告,就看前面几个人,前面的人点头他就满意。比如说做数学报道,我就关心前面一排的数学名家们怎么看待,他们点头他就满意了,后面听到大众的,学生的、教师的,懂不懂无所谓,因为你不能决定我的升迁,不能评我的奖,不能定我的职,所以科学界和政界有类似的问题。但是华罗庚、吴文俊这些人,是向下看的,因为他们必须要往下看,我们大领导都是这样的,都是往下看,首先看农民满意不满意,从中央领导到省领导,要看农民满意不满意,不是要看一些局长满意不满意,所以这有一个过程。我们的专家,我们的升迁,我们的评职还是受顶尖专家影响,不受大众影响,大众不能投票,这是很大的问题。

 

2008-04-08 11:55:45

林群:

 

现在美国数学系评价,是找公司的经理来评,不找专家来评,你找数学家来评,跟我关系好的就好,跟我关系不好的就不好。最近我参加一次科协组织的活动,有影响的科学家大众来投票,当然会上也有一些专家有顾虑,说大众的水平不高,这样投出来有偏向,把真正好的结果评不出来,我觉得还是对大众不信任。他们就举这个例子,举超女的例子,说超女,大众投票,音乐界高层次并不认可,因为音乐界的水平高,这是音乐界很大的问题。上次去音乐厅看了,最好的钢琴家在弹,可是大家慢慢溜掉了,因为没有兴趣,在黑糊糊的大厅里,就一个亮点,就一个人在那里弹,都提早退席,中间一休息就溜走,因为没有兴趣,不吸引大众,这是世界上很有名的钢琴家在弹,但是在这种形势下,不只我,很多人都退席了,巴不得赶快走。第二次参加中央台的春节节目,我们都希望多演一点,看得兴高采烈。所以科学家也是这样,不能说是搞很专门的形式,自我欣赏的只有少数,我们应该面向大众,把工作让大众共享,让大众投票。所以那天在科协搞的一个评选活动,我就说了我们不能低看了大众,大众投出来的东西恐怕是有道理的,不能够看少数人来评价,不要担心大众。

 

2008-04-08 11:56:21

林群:

 

第二点,我自己的一点体会。科普家和专家结合起来合作,我印象很深的,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的小说,是用微积分来总结,讲历史的发展,为什么战争最后走向和平,为什么拿破仑失败,为什么俄罗斯没有攻下来,他认为是微积分的基本道理,历史学家不懂微积分,所以历史学家经常把战争的结局、走向归结为拿破仑和俄罗斯将帅之争,他认为这是历史长期的积淀,是大多数人们意志总的表现,最后必然导致拿破仑失败等等。他是用微积分来解释的,这位大文豪是总揽全局的,高屋建瓴的,把这个问题提到很高的高度,当然他不是一个精雕细刻的数学家,他并没有解释什么叫微分、积分和牛顿,他并没有把这个解释清楚,因为文学家只能从大局出发。今天来的人很多,他讲了很多概念,但是并不能说出多少,比如说50个人、80个人,还是1000个人,这方面跟专家配合。我现在也是在解读这个小说,过几天在海淀图书城,有人叫我讲微积分和人文科学,就讲如何解读《战争与和平》,他借这个概念,用微积分这个概念来讲,因为文学家是把握大方向,但是不可能讲得很准确,而数学家是打下手的,把文学家、政治及、社会科学家的大的框架做的很仔细。

 

总之我今天就讲两点。第二点就是希望跟科普人的合作。我们科学家不要眼睛向上,像我不能看吴文俊对我怎么说,要看科学时报的记者对我怎么说,看老百姓怎么对我说,这才是对我最好的评价。我今天跟大家讲的很惭愧,只讲个人体会,不值得在这么大的场合讲。谢谢科学时报,谢谢大家给我的机会。

 

2008-04-08 11:57:31

杨建华:

 

谢谢林群院士为我们今天第二阶段划了一个很圆满的句号。今天的新闻发布会进入最后一个板块,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编辑邹东涛先生致闭幕词!

 

 

[NextPage]

 

 

2008-04-08 11:57:53

邹东涛:

 

首先向大家道歉,作为出版方之一,因为开始到国家发改委参加另外一个会,那个会一下出不来,所以迟到了一会。感谢中科院的两个年轻学者组织这个重要项目,编写出版了《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08)》,社会文献出版社在我们出版著作中,各种皮书,特别是蓝皮书,是我们的主要出版品种,是我们品牌出版物,这个品牌出版物已经出版了100多种,包括国家层面,地方层面都有,各个学科都有。作为与传播这个项目有关的出版物,首先是清华大学传媒学院,他们编写出版的中国传媒报告,已经出版了第四卷。上周在清华大学召开了中国传媒报告第四卷研讨会。我对比了一下,中国传媒报告和我们现在这本书——《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08)》来说,内容各有特色。从大类来说,传播和传媒,两个问题又比较近似,都是一种知识、一种文化,怎么样传出去?渠道怎么样?从这个角度来说,传播和传媒非常近似。我们传播什么?作为传媒来说,自然科学、社会理论科学怎么样传出去,拉斯维尔1947年关于描述传播科学的一些分类问题,但是现在传播传媒行业的一些发展已经远远超越了半个多世纪以前的著名传播学家拉斯维尔的,从现在来说,无论是自然科学的传播还是社会科学的传播或者是传媒,总体上分几个大类。

 

2008-04-08 11:58:12

邹东涛:

 

从传播的载体来说,包括电视、报纸、杂志、网络。从传播方式来说主要是立体传播,平面传播,平面传播包括做蓝皮书、办杂志,或者在报纸上刊载,中国科学报、科技日报等等。立体传播的发展越来越复杂,经典的、传播的立体传播是面对面讲演,口头传播、会议传播。但是现在的立体传播主要是网络,网络的出现使整个世界的传播事业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也与知识的增长有关。近半个世纪以来,整个科技事业高度发展,知识、信息爆炸料使得传统的传播方式已经容纳不了,而网络的发展,与这种传播相适应。传播的研究来说,一般的传媒学不分学科,专门研究传播的载体,传播内容不管。但是对科学传播报道这边来说,虽然是中科院系的专家来编写的,但是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局限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传播,而且广泛涵盖了社会科学传播。中科院的这本书已经超越了中科院专业系统,第一篇讲科学发展观的传播,不仅仅是一个社会科学问题,更是一个政治学的问题。

 

2008-04-08 11:59:45

邹东涛:

 

科学技术本身的传播包括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也包括科学文化、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传播。严格意义上,狭义的科学技术传播,就是技术传播。如果这种传播扩散到科学文化、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哲学,它就具有社会科学层面、人文科学层面。就从内容上来说,因为客观上看到,整个传播行业传播量最大的是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而技术科学传播覆盖面比较少,写一本技术非常专的书籍,印刷量一千本也卖不出去,因为读者很少,高精尖技术行业群体、精英比较少。比如说出版社印一本《哥德巴赫猜想》,能读懂的很少。陈景润的传播,他作为一个科学家人物传播,不是科学技术传播,而且对科学符号的传播。所以如果让陈景润写一本书传播会比较大一些。在中国传播行业发展非常复杂,权利传播,各国都有,比如说中央文件下发。我在想,我们这两个青年学者写《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08)》,定位主要在哪些方面?是定位在高层、定位在中层,定位在学者上,就我来看,这本书是一本很好的书籍,但是现在的定位是专家学者的层次,还到不了大众,大众的读者主要是比较通俗的,曲高和寡,曲高,读者就少了。大众型的读物,读者就多。民生有关的话题,健康问题、生活问题、赚钱问题,传播就大了,在网上发一篇科学发展观的稿子在网上一天很难有几个点击,如果发一个股票方面的文章,一天有几万次点击。

 

2008-04-08 12:00:15

邹东涛:

 

所以,中科院办的这个杂志,基本上是市场主导发行,而政治权利渠道发行的杂志和报纸,那是人民日报、《求是》杂志等等,一些党建刊物。而党建刊物的实际阅读量比发行量差距甚远,阅读量大概是发行量的十万分之一,发行10万册真正有一个读者就不错了,大部分杂志堆在仓库。过去我们单位发行杂志,一个地区,发行量在全国第一位,检查以后,全堆在仓库里,出版界非常可悲,发行几百万册解说书,基本上是废品。科学发展观在这里不起作用,因为这些杂志是公费买的、党费买的,是财政买的,所以研究中国传播科学问题,里面科学很多很多。本身就是门科学,中国特色的科学更多一些。所以在这本书出版之后,我觉得这两位负责人,我们下一本书怎么编,既然是做书,总希望读书的人更多一些,我们的著作蓝皮书,有的发行几万册,有的发行两三千册,有的书发行要得三四万块钱,有的发行要贴三四万,差别很大。什么样的书我们是追求发行量,追求稿费,还是追求科学成果的评价,都不一样。传播本身有限制性传播,比如说中央党校报告,上面写“机密”两个字,是限制性传播。所以传播科学本身非常复杂,而且一旦传播科学成为科学,尤其是在科学系统、科技层面进行传播,难度就更大一些。这都是需要研究的。

 

2008-04-08 12:01:48

邹东涛:

 

科学技术怎么传播,这些年不是说科学技术通俗化吗?大众化吗?也出现了很多大众科学技术家们,一般来说科学技术和民生结合起来就自发的传播。前几年一个洪昭光医生,他的医学水平在医学界并不认可,不是很高知名度的医生。但是作为一个医术工作者,一个懂医的医生来说,他传播健康知识,起到了汗马功劳,各界都接受。再比如说孔子、孟子这些古典文化知识,很多老专家,八十岁了,孔子著作、孟子著作没有人买,一本书卖两三千册,北师大有一个女教授,她讲孔子孟子,讲遍全世界,一本书的稿费几十万元。而一些老学者,一本书写上十年,还要补贴出书。于丹的传播和老教授的传播,现在的年轻人就接受于丹的书,有的人批于丹,你越批卖得越多。所以要看到这一条,一个社会越发展,经济越发展,并不是传播越高雅,经济发展水平和知识层次成反比。经济越发展,是大众越世俗化,这是一个世界规律。高雅的书,到任何地方都卖不动,到日本和美国也卖不动,通俗的知识才能卖得动,才能传播,港澳地区经济很发达,但是是文化沙漠地带。经济发展水平和传播发展的规律,所以科学传播的方式也要考虑这些问题,书做出来,要做得好。

 

2008-04-08 12:01:58

邹东涛:

 

这本书来说,叫中国科学传播,永远不能做成俗科学,既不能俗,同时又要遵守传播规律,这难度是很大的。我本身喜欢自然科学,因为我本来是学自然科学出身的,后来搞经济科学研究。从中央电视台几个频道来说,大讲堂大量的是社会科学,第十频道偶然播出自然科学,我选看一下,毕竟少一些,受众少了广告就少,中央电视台是一个经营单位啊。所以,我们著书也要遵守规律。既要研究市场,也要研究读者的普及面,还要研究它的发行量。高雅的著作,绝大部分的书印三千到四千册。我们感谢这些学者做这本书,同时也希望大家研究著书的规律和方法,做得更好,市场更大,这本书不是限制性发行,是大众传播的。我们有这个合作机会,希望大家共同策划,把书做得更好。最后代表出版社向这本书的专家和支持这本书的专家领导和各位媒体朋友表示衷心感谢。谢谢大家。

 

2008-04-08 12:02:20

杨建华:

 

谢谢邹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各项议程已经进行完毕了,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和各位新闻界的朋友来出席今天的会议。今天的会议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