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自然之友”发布2008《环境绿皮书》指出,
中国环境危机仍然十分深重,环境“拐点”还远未出现
2008年环境绿皮书《中国环境的危机与转机(2008)》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绿皮书指出,当前中国的环境危机仍然十分深重,中国环境“拐点”之说应当慎言,以诚惶诚恐、如履薄冰的心态努力去改善环境,才是真正重要的。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格鲁斯曼等人发现部分环境污染物排放总量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呈现倒U形曲线:在经济发展的初期,环境质量可能随着经济增长而不断下降和恶化;但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到达某个临界点或称“拐点”以后,环境质量又有可能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逐步改善。这种现象被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
美国出现这个拐点是在人均GDP约1万美元之时,还有一些国家在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时就出现了拐点。由于GDP的计算方法不同,对中国GDP的评价差异很大。按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2006年人均GDP首次超过2000美元。但世界银行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认为2005年中国GDP高达5.3万亿美元,人均超过4000美元。2007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幅度超过上年,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COD)的排放量首次出现下降,致使近年来学界关注的一个问题重新被提出,即中国能不能在人均GDP还不太高的情况下,出现环境质量随经济发展而逐步改善的拐点?
一些中国官员和学者乐观地认为我国环境保护的“拐点”即将出现。事实上,在2007年初,就有苏南提前出现环境拐点的报道,认为苏州市2005年人均GDP达8000美元,增速达20%以上,而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了5%;无锡市人均GDP过7500美元,全市万元GDP能耗为0.92吨标煤,处于全国较低水平;常州市人均GDP 4000美元,全市持证排污单位已达2500多家,占全市排污申报单位的9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环境状况持续向好转变。几个月后太湖蓝藻事件暴发,“拐点”说销声匿迹,“苏南模式”被颠覆说取而代之。一个被遮蔽的事实是,这些地方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以损害“无人负责”的太湖为代价的。
中国的环境危机仍然十分深重。OECD组织经18个月的调查,提供的中国环境报告称,中国有1/3的河流、75%的主要湖泊、25%的沿海水域遭受严重污染。中国超过1.7万个城镇没有污水处理厂,近10亿人的排泄物几乎没有经过收集和处理。该报告总结说:“中国的经济在向发达国家迅速靠拢,但环境水平却与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近似。”OECD组织报告所揭示的这一反差,令人警醒,催人反思。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课题组在研究了我国1995~2005年工业化实际情况后得出结论,我们现在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很多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地可以承受的极限。
如果考虑到中国的环境负荷特别大,环境欠债特别多,一些地方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早已超过了环境容量,生态变化的不可逆性,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巨大惯性;考虑到有一些城市的污染企业正在被转移到不发达地区或农村,而那里对污染的监测与治理能力很低;以及地球变暖等新的全球性因素的不利影响等各种因素,中国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前景不容乐观。我们应当慎言“拐点”,以诚惶诚恐、如履薄冰的心态努力去改善环境,才是真正重要的。
(本文数据资料来源于:《中国环境的危机与转机(2008)》P019-020)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