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采访人:■蓝有林 方 菲/商报记者
受访人:
■周蔚华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图书出版产业报告》课题组副组长
■谢寿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中国图书出版产业报告》审读专家
■郝振省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图书出版产业报告》审读专家
■韩小明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图书出版产业报告》审读专家
1.您觉得此次报告与首次《中国图书出版产业报告》相比有哪些创新?
周蔚华:相对来说,此次报告关注的问题更加细化,其一是对作为竞争主体的出版社分析更细致,包括市场主体的规模状况、集团化建设状况、市场绩效分析等角度,而去年出版社是放在产业结构里并未单独呈现;其二是增加了产品分类出版状况分析,包括图书出版情况,社科、科技和教材教辅三大类图书分类情况,教材教辅情况单列,其中销售册数等不仅是卖场表现,而是来源于出版社自己的全面统计;其三是版权贸易方面增加了销售收入;其四是人力资源状况也单列并介绍了组织结构情况、从业人员状况和管理人员状况。
韩小明:上次报告因是首次出台,其结构框架都是探索性的,此次结构框架及具体内容面都更加完善,同时也更能体现政府的权威性。具体来说,该报告对出版产业的现状、问题和发展都有比较明确的描述,政府出台这个报告也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全行业的发展。
谢寿光:此次报告优点非常突出,主要体现在原来数据不全的现在全面了,研究深度和准确性也比上次有所拓展,对业内人士了解出版业基本现状非常有指导价值。
郝振省:最突出的是此次有专门一章讲产业环境分析,内容全面,分析准确,评价中肯,还有很多数据以供参考。把出版业放到国内外大背景下来审视,我们的眼界会更开阔,起点会更高。
2.报告内容是以2005~2006年的数据为主,中间有否考虑到2007年出现的一些新变化?
周蔚华:报告内容以2005~2006年的数据为主,但其数据均来自于各出版单位认可并上报新闻出版总署的数据,因此比较客观和权威。课题组在开题前就确立用数据说话的原则,所有分析都建立在数据分析基础之上,并非课题组成员的个人观点。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报告结语部分也吸纳专家意见对新出现的趋势变化做了简要说明。
韩小明:从年鉴、报告编辑的规定来看,报告的内容不宜超过报告本身的时限,只能对当时的数据、情况进行分析统计,其他行业报告也都如此。像这次报告是以2005~2006年度为限,那么像出版业内容上市这件事就不能纳入其中,因为这件事在2006年还只是在做准备,具体到2007年年底才得以实现。
谢寿光:从实用角度讲,报告似乎可有更新的数据,如到2007年第三季度,但目前介绍的还是2005~2006年的数据,因此还不是特别过瘾。从报告最佳推出时机看,次年的九、十月份应比较合适,当然这将增加统计难度。
此外,还可通过研究机构将一些趋势性的东西总结出来,或委托媒体对专家做分析性采访。而在分类上还是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如果能跳出原来的框框,按大众、教育、专业三大出版分类似乎更好。
郝振省:有些问题在2006年时还不突出,现在应该重视,如纸价上涨问题。图书本不应涨价,但逼着它涨价的因素不光是纸价,还包括人力资源成本提高,印价、房价增长等,这对书业来说肯定是个非常严峻的挑战和压力。
3.我发现,此次作者和评审专家分别有官方、学界和出版界的代表,您在当中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和建议?最后在报告中有哪些得到了体现?
周蔚华:这次课题组由总署副署长邬书林担任顾问,图书司司长吴尚之任组长,副司长王英利、副巡视员刘双阳和我担任副组长,课题组成员还包括图书司其他相关领导,评审专家有刘杲、聂震宁、陈昕、郝振省、贺耀敏、周五一、谢寿光、李元君、韩小明、王余光。就我个人而言,既是出版行业从业人员,同时兼有研究者身份,知道业内人士对哪些问题比较关注,也知道研究人员想了解哪些问题,因此对该课题提出自己的建议,自始至终参与了报告的起草和具体实施工作。
该课题从2007年5月份开始立项至年底共7个月,前后共修改七八稿。比如当中根据评审专家的建议,改动比较大的有第三章,起初命名为产业组织结构,专家认为这一叫法经济学味太浓,改成市场主体并加以扩展;章节顺序也进行很大幅度的调整,因国外数据不全,国际比较这个部分就完全删掉了;有的上报材料中有差错,课题组成员也为此打电话重新确认。
韩小明:图书产业报告由政府主导,是综合产、官、学三方人员意见的产物,大家都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从而保证了报告的关注角度更加全面,这也是力争做到权威性和科学性的基础。这当中的数据都来自各家上报的第一手数据,统计指标也在不断地完善。当时大家就新的报告如何注意数据的权威性、更好反映经济发展状况、哪些数据需要深化、哪些数据需要纠正分别提出了建议。有意思的是,大家在对报告提出自己看法的同时,也是一种互相完善和提高的过程。今后若在统计成本和时间可行的情况下,数据还可更加丰富。
谢寿光:这次审稿接受了不少专家的意见,结尾增加了对未来趋势的判断,希望今后能让专家提前介入,更好地完善产业报告。
郝振省:一是希望增加一章,分析一年来图书市场的亮点、焦点、热点,如不同类别图书在市场上的反映情况比较,不同类别图书的社会功效,对文化建设的影响等。二是对自报的销售数据不确定成份如何辨析?
4.该报告对图书出版产业整体发展、各地区的发展以及对出版企业本身的操作有哪些意义和参考价值?特别是在新形势下如何用好这份产业报告?
韩小明:这个产业报告最主要的就是用数据统计反映出版业现状,此前各家的统计标准都不一致,而产业报告在保证数据的连续性和权威性方面都做了不少工作,业内人士可据此系统地、历史地、连贯地全面判断出版产业是怎么发展的,对判断未来发展也有了基础。再如知道了2006年的经济状况和数据,那么对着2007~2008年现行状况,也可从中发现是否与当时的统计数据相吻合,如果有出入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
谢寿光:这个产业报告的主要读者应该是行业本身的从业人员,特别是出版社经营管理人员,还有部分对此感兴趣的产业研究者,从中可全方位了解产业发展的基本状况,用作宏观决策的依据,从而科学地找准自己的定位。
郝振省:报告从产业环境进到产业内部,从行业整体进入图书市场分类,再到不同产业组织不同经济指标的排名,这个结构比较符合书业发展的内在规律。这对出版企业包括集团、大社名社和中小出版社,了解自己的实力和竞争力,了解和自己相类似的出版单位,很有借鉴作用;报告像地图一样展示了整个图书产业的不均衡状态、存在问题的链条和发展走势,对政府管理机关了解行业总体情况,制定引导或扶持行业发展规划提供了重要依据;报告还要翻译成英文版,对国际同行了解中国书业发展概况很有帮助,甚至对经济份额、利润率、发展态势这些很具体的问题都会有权威的了解,对“走出去”战略也有促进作用。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