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 朱庆芳
一收入和消费需求稳步扩大,
消费结构向质量型转化2005年,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已取得了预期效果,宏观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不稳定因素得到抑制,国家对农业采取了支农惠农的政策措施,使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开始扭转了长期增幅缓慢的趋势,全年国民经济仍保持了9%以上的增长速度,居民消费物价温和上升、基本平稳,消费品供应充足,居民的物质生活稳步提高,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消费结构继续向质量型转化。
2005年1~9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902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同期实际增长9.8%,比上年实际增幅7.0%提高了2.8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将达10500元,比上年实际增长9.3%左右。城镇单位就业人员1~9月平均劳动报酬实际增长12.5%,比上年实际增幅9.1%上升了3.4个百分点。2005年政府继续加大了对城镇低保人员的扶持力度,到9月底,已对2186万名低保人员提供低保资金138亿元。预计低保人员全年将增至2300万人,政府的低保开支达到160多亿元。
农村形势继续好转,各项惠农政策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005年粮食丰收,夏粮比上年增产5.1%;1~9月农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5.0%,预计全年能取得增长5%以上的好成绩。同期,农村居民现金收入达2450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1.5%,是第二个保持11%以上高增长率的年头。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3150元,比上年实际增长5.7%,也保持了两年的较高增长。近年来,政府与社会各界加大了扶贫力度,在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千元以下的贫困户和温饱户占全部农户的比重已由1995年的29.7%降为8.5%,比上年下降2.6个百分点;人均纯收入5000元以上的高收入户所占比重,则由2.3%上升为15.0%。
(一)消费结构向质量型转化
预计2005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额可达4900元,比上年增长7%左右。恩格尔系数(食品占消费支出比例)比上年又有所下降,预计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恩格尔系数可由2004年的37.7%降为2005年的37%,农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恩格尔系数可由47.2%降为46%,城乡加权平均的恩格尔系数可由43.2%预计降为41%,居民生活水平整体进入小康范围,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则上升到宽裕范围。穿着支出的比例继续下降。生存型消费比例的下降意味着享受发展型消费比例的上升。例如,教育休闲娱乐支出比例持续上升。2005年1~9月,城镇居民此项支出的比例已上升为15%,人均消费额增长到892元,同比增长5%。医疗保健和交通通讯支出的比例也呈上升趋势,三项支出比例合计达35%,表明居民的精神生活消费支出等非商品支出有较大提高。城镇居民的居住水平继续提高,购买公房和商品房以及装修的支出比例上升,占消费支出的比例为9.3%;在商品房购销总量中,个人购买所占比例已达93%,居民住宅自有率已达80%以上;预计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可由2004年的
生活质量的提高还表现为家庭生活现代化、电气化进程的加快。新兴家用电器更加普及,通讯手段信息网络的现代化加速。据国家统计局城镇住户调查,到2005年9月底,城镇每百户家庭拥有彩电134台,电冰箱91台,空调器80台,录放像机18台,组合音响29台,影碟机68台,钢琴2.2台,家用汽车3.3辆,家用电脑40台,移动电话134部,均比上年同期有所增加。
农村消费结构也有较大变化。用于居住的消费支出比例为15%,占消费支出的第二位,人均居住面积从2004年的
(二)市场繁荣,消费品供应充足
2005年1~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45081亿元,比上年同期实际增长12.1%,实际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实际增长13.4%,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9.4%,城乡差距约有4个百分点。预计2005年全年消费品零售额为60950亿元,比上年增长13%,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1%。
市场机制发挥了配置资源的主导作用。统计显示,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由市场来配置,由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商品比例已超过99%,工业消费品仍供过于求,耐用消费品和通讯工具供大于求的问题较为突出,价格呈下降趋势。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市场。据商务部的研究资料,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包括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信息市场等)已达到73.8%。
从消费热点看,2005年呈现不断升级趋势,住房、新兴家电、汽车和旅游仍是大众消费热点。近两年,虽然对房地产投资的过快扩张进行了调控,但商品房以及其中的住房的销售量仍高速增长,2005年前三季度的销售总量分别达3.47亿平方米和3.13亿平方米,均比上年同期增长23%,增幅分别高于上年4个和5个百分点,销售额实际增长了34%。石油涨价后小排量汽车仍然旺销,在前三季大中型批发零售额中,汽车销量比上年同期增长13%。移动电话和电子产品、新型家电耐用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较突出的是移动电话持续热销,2004年底全国城乡已有3.35亿部,比上年增长28%,至2005年10月,已达3.83亿部;固定电话用户也达3.12亿,比上年增长19%。
(三)消费价格指数温和上升,走势基本平稳
200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2003年上升3.9%,2005年1~9月比2004年同期上升2.0%,增幅呈逐月缩小的趋势。可以说,2005年的消费价格指数温和上升,走势基本平稳。
分类别看,2005年1~9月与上年同期比较,上涨最多的是居住(包括房租水电)消费价格,上涨5.6%;其次是食品消费价格,上涨3.3%,但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9.4个百分点,其中粮食价格回落26.5个百分点,是消费价格指数回落的主要原因;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的消费价格上涨2.6%;烟酒用品消费价格上涨0.4%;其他如医疗、交通、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衣着的消费价格均呈下降趋势。
分地区看,城镇消费价格上涨1.7%(其中36个大中城市上涨1.5%),农村消费价格上涨2.5%。从商品零售价格看,2005年1~9月比上年同期上涨0.8%,燃料上涨16.1%,金银珠宝上涨4.3%,食品上涨3.5%,建材五金上涨2.1%,而交通通讯、文体用品、药品均有所下降。中国人民银行第三季度调查报告称,由于水、煤、电、油、运价格上涨,商品房价格又居高不下,居民对物价有忧虑,对当前物价的满意程度降低,对未来物价走势预期不乐观。
(四)城乡居民储蓄意念增强,存款增加
2005年物价稳定,居民投资渠道有限,加上教育、医疗、买房支出压力较大,虽然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均有较大提高,也不敢用于日常消费,储蓄意识增强。中国人民银行第三季度调查报告显示,有近四成居民认为更多储蓄最合算。随着人民币升值,不少居民将美元兑换成人民币储蓄。2005年9月底,储蓄余额为136316亿元,比上年底的119555亿元增加16761亿元,增长14%,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3个百分点,平均每月增加1862亿元;估计到2005年底可达141900亿元左右,增长19%;人均储蓄余额将达10850元,比上年增加2500元。
2005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国内出游人数达1.11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0.5%;实现旅游收入463亿元,同比增长16.6%;人均花费417元。以旅游为龙头,带动了交通、商业、餐饮、金融、通讯、文娱及相关服务业的全面增长。在此期间,共实现社会商品零售额27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2%。
2004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11.02亿人次,旅游收入4711亿元。预计2005年国内旅游人数将达14亿人次左右,人均1.1次,人均花费从上年428元增加到460元。2004年城镇人均旅游花费730多元,农民人均花费210元。随着收入水平继续提高,旅游将成为大众消费热点。近年来,对华开放的旅游国家和城市逐渐增多,出境旅游已逐渐成为中国居民消费时尚之一,其增幅快于国内旅游。2004年出境总人数为2885万人次,其中因私出境229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5%,增幅比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
(六)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首先需要政府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2004年文化事业投入仅占政府财政支出的0.4%,人均文化事业费只有12元,还比较低,但增长较快,分别比上年增长14%和13%。在消费结构中,近几年城乡居民用于文化教育娱乐休闲的消费支出都有明显提高,加上医疗保健和交通通讯,城镇居民的这三项支出比重已占生活消费支出的33.5%,人均消费额已由2000年的1415元提高到2004年的2405元,增长了70%,预计2005年将达2700多元,占消费支出的比重由2000年的28%上升到36%左右。农民的这三项支出合计占消费支出的26%。
近年来,信息化、网络化发展迅速。2004年上网人数已达94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2%。移动电话覆盖市县数已有2861个,覆盖率高达90%,包括移动电话在内的电话普及率已达每百人50部。
全国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各种艺术表演场所、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遍布全国。2004年全国有艺术表演团体2580个,群众性艺术文化馆站有4.14万个,农村乡镇文化站覆盖率已达80.5%;广播、电视覆盖率已达94%和95%;出版图书达64.1亿册,人均4.94册;订阅报刊1.48亿份,每百人11.4份。现代歌舞娱乐场所、各类新型的游艺场所的兴起,满足了不同层次居民的文化需求。2004年,歌舞厅、电子游戏厅、网吧、音像、保龄球、台球等文化娱乐机构,及音像制品零售出租单位、放映单位、画店、艺术品公司等各种艺术品市场共有31万个,从业人员约有186万人,固定资产716亿元,营业收入达567亿元。这些文化娱乐业和文化市场均比上年有所增长,消费的潜力都很大,但需要加强管理和规范。
教育的普及,提高了居民文化程度,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995年的10.3%提高到2004年的18.0%。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已由24人增加到2004年的103人。
上述数据表明,中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正在告别以吃穿为主的“生存型”,开始逐步转向“发展型”和“享受型”的精神文化消费,已成为小康生活所不可缺少的部分。
二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一)居民消费需求不足,消费率已降到最低点统计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消费额的增长慢于GDP的增长。在1979~2004年的26年间,按可比价格计算,居民消费额年均递增7.0%,同期GDP年均递增9.4%,前者慢于后者2.4个百分点。消费率(居民消费额占GDP的比例)由1978~1990年的年均50.8%,降为1991~2004年的年均46.2%,下降了4.6个百分点,最高年是1981年,为53.6%,最低年是2004年,为43.1%,高低相差10.5个百分点;按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GDP的比例计算的消费率,下降趋势大致相同。
世界各国消费率大致在60%~80%之间。1999年,低收入国家消费率平均为81%,中等收入国家消费率为74%,均高于中国40%~50%的水平。中国消费率偏低的原因,主要是投资率过高,前13年的投资率平均只有27%,后14年提高到39.5%,上升了12.5个百分点,从最低年1981年的19.8%提高到最高年2004年的51.5%,上升了31.7个百分点。投资率高的深层次原因则是投资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低下,1978年以来,投资效果系数和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逐年降低,2004年比1978年分别降低了48%和49%,低效率使中国经济陷入了“高投入、高增长、高消耗、低消费”的怪圈。
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虽比改革开放前有了很大提高,但与GDP增长的速度是不协调的。如工资总额占人均GDP的比例,由1990年的15.9%降至2004年的12.3%,最低是2000年,只有11.9%,反映了劳动力的价格偏离价值的趋势。低收入者的偏离更大,如进城打工的1.2亿民工,他们贡献大,所得报酬少,还被雇主拖欠工资。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和劳动经济研究所调查,20多年来,农民工对GDP的贡献率达21%,但平均工资却比城市劳动者少1000多元。劳动者工资偏离价值,必然影响消费,使内需缺乏拉动力。
提高消费率是当前的迫切任务。首先要解决投资与消费的矛盾,要改变增长方式,变扩大外延(投资)为依靠内涵,以提高效益、节约资源为中心,将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的规模,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与和谐。要深化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解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从制度和政策上保障居民的消费动能。要发挥财政政策促进消费的作用,特别是用好国债资金,更多地投向农村,投向社会保障,提高居民的消费潜力。要争取在近几年内逐步扭转居民消费增长慢于GDP增长的趋势。
(二)中低收入居民住房需求矛盾仍较突出
住房消费在居民消费中占有重要位置。目前,城乡人均居住面积离小康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城镇居民中缺房户、拥挤户和危房户均占相当大的比例,住房需求旺盛,由此而引发了房地产开发热。国家于2004年3月份起对房地产开发过热采取了宏观调控政策,但并未取得预期效果,城镇房地产开发投资从1995年的3149亿元增至2004年13158亿元,增长了3.2倍,占城镇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例由20.1%上升至2004年的22.3%,房地产投资额比上年增长了30%;2005年1~9月房地产开发投资为1037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仍占总投资的22%。
目前房地产市场供求矛盾仍较突出。2005年住房消费物价指数上涨了5.6%,是上升最快的,反映了房地产供不应求,2005年1~9月住房销量比上年同期增长23%;但另一方面有大批住房空置,积压了大批资金。这种反常现象实际上反映了房地产开发中存在结构性矛盾,如住宅建设中,中高档、大户型的高价房多,低价的经济适用房和小户型比例小,而缺房户大多是中低收入者,造成中低收入者的需求与高房价不相适应的矛盾。开发商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尽量压低成本,取得低地价、低利率贷款。据福州市物价局公布的房价成本,房地产项目的利润率平均为50%,最低为20%,最高达90%。珠海一些楼盘的利润率也高达60%~70%。据国家税务局估算,税费及房产税利润占房价的60%,建筑成本只占40%。低投入、高利润、高房价使开发商大多成了富豪。在销售环节中,炒房团投机炒作,也扰乱了房地产市场,造成投机性需求和消费性需求并存的局面。
缺房户普遍买不起商品房,据《个人理财》杂志调查,以一个普通三口之家为例,北京200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6万元,三人收入合计为4.69万元,年结余2.67万元,买一套
安居才能乐业,如何解决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问题?政府应继续对房地产进行宏观调控,在住房贷款、物业管理、土地开发、税费减免等方面出台有利于中低收入者的政策,而对获取高额利润的开发商,则应采取限制和调控的相应政策;对缺房户应提供廉价、廉租住宅,规定经济适用房投资比例和分配政策,调整住房结构,或出台住房补贴政策,并逐步将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使低收入缺房户能买得起、租得起房;完善住宅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公民的居住权和社会责任等。
(三)贫困人口比例居高不下,影响消费需求
近年来,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已是不争的事实。贫困人口随着贫富差距扩大而居高不下。贫困人口究竟有多少?由于标准不同,差别很大。据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提出的贫困标准测算,中国贫困人口约有2亿人。亚洲开发银行按照支出标准估计的中国城市贫困人口为3700万人。按中国统计部门的统计,农村绝对贫困人口2004年为2610万人,低收入人口为4977万人,合计为7587万人,占农村人口10%,占总人口5.8%。
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就是要逐步消灭贫困,使贫困人口转化为温饱型和小康型人口。首要的任务是要摸清贫困人口的底数。目前国际和国内公布的中国贫困人口数出入很大,有必要进一步对贫困人口做有根据的调查和测算。
笔者根据国家统计局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中11.8万户住户调查资料测算,2004年城乡贫困人口有9145万人,占总人口7%。测算根据是:(1)据2004年对农村6.8万户住户抽样调查,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调查户占总户数的8.5%,按各组不同收入户比例算出的实际平均收入为695元,每月58元,每天1.9元,此标准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绝对贫困标准(668元)高出4%,低于低收入标准(924元)25%,完全符合农村贫困人口的标准。按此标准测出的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为6430万人。(2)据对城镇5.8万户住户抽样调查,占总户数5%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13元,每月193元,每天6.4元,低于低保标准,更低于每天1美元标准,按5%比例测出城镇贫困人口为2715万人,此数与享受低保人数2300万人比较接近。这样,城乡合计的全国贫困人口为9145万人,与按照购买力平价测算的贫困人口9580万人比较接近,基本符合实际。
贫困人口是社会最弱的弱势群体,在农村主要是低收入农民、农民工、丧失劳动力者、无谋生能力的老弱病残、五保户、孤寡老人等;在城镇主要是下岗失业人员、低收入病残职工、早退休的企业职工、高龄病残孤寡老人、无人赡养的病残老人等。
贫困人口购买力很低,据2004年住户调查,农村低收入户的生活消费支出只有1248元,比农村平均水平低43%,比高收入户的消费支出水平低70%;城镇最低收入户的消费支出只有2855元,比城镇平均消费支出水平低60%,比最高收入户消费支出水平低83%。家电拥有量的贫富差距更大。因此,贫困人口购买力低下,是消费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
解决贫困问题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为了社会稳定,当前城镇应继续做到“应保尽保”,在各级财政体系中应设立低保资金专户,保证中央、地市县合理分担低保资金,力求资金到位,拨款程序透明,完善管理体系和监督体系。解决城镇贫困的根本措施是创造就业岗位,培训和促使下岗职工再就业。农村贫困人口比例大,减少贫困人口主要靠各种措施切实解决“三农”问题。2005年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如能切实做到“多予少取放活”,将是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农村自身活力、扩大内需的有力措施。在农村有条件的地方,也应实施低保并扩大低保比例。2004年享受低保的农民只有496万人,仅占农村贫困人口的7.7%。农民因病致贫的较多,应尽快建立由个人、集体、政府多方筹资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减轻其沉重的经济负担。
(四)教育、医疗、住房三项支出对居民消费压力过大
近几年教育、医疗、住房三项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比例越来越大,在城乡均已占消费支出的1/3左右,分别比1997年的比例提高了7个和5个百分点,群众称之为“新的三座大山”。三项支出的增多,减少了居民的日常消费支出,增强了居民的储蓄意愿。
2004年,城镇教育消费支出占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7.8%,人均支出514元,比2000年增长41%,年均递增9%。教育经费的短缺,客观上也造成了学校的乱收费。近10年教育部门约多收学生家长2000亿元,使居民不堪重负。有人计算过,中国大学学费和住宿费平均每年在1万元以上,按支付能力计算,是世界大学最高收费水平的三倍以上。有在校大学生的家庭,势必要降低生活水平;对农民而言,压力更大,要用几年的收入才供得起一个大学生,有不少贫困家庭只好借债度日。农村的义务教育也是农民的沉重负担,有不少初中学生因家长交不起书费和杂费而辍学,全国农村初中辍学率高达20%~50%。
城乡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占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7.4%和6%。近几年医疗和药费成倍增长,有的药品竟从几元涨到几十元,虽然医疗改革对药品进行了17次降价,但收效甚微。在这种情况下,城镇人均医疗自费支出从1992年的42元上升至2004年的528元,增长了12倍,占消费支出的比例提高了5个百分点。农村人均医疗费从1989年的16.4元上升至2004年的130.6元,增长了7倍。据卫生部第三次国家医疗服务调查,当前城镇居民中有一半左右、农村有87%的农民无任何医疗保障,要完全自费负担医疗。在农村,约有40%~60%的人因病致贫、返贫,中西部地区因看不起病而死亡的比例高达60%~80%。
城乡居民家庭用于居住消费的支出分别约占家庭消费支出的10%和15%,在农村属于第二大消费。高昂的住房消费也给居民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居民对教育和医疗消费的压力加大源自国家对教育、医疗经费投入过低。为了提高人的素质和生活质量,应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明确发展的目标就是要使社会全体成员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满足人的基本权利。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提高就业能力、改变贫困面貌的重要手段,应把教育当作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作为硬指标纳入法制轨道。到2010年,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应由目前的3%提高到4%以上。为保证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公共卫生经费占GDP的比例应从目前的0.9%提高到1.5%以上。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降低医疗费,使中低收入者都能上得起学、看得起病。教育和医疗费用的资源分配应向农村倾斜。
近年来,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已取得初步成效。国家推出了各项促进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使农民收入持续提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深化体制改革的前提下,推进了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全面、协调发展。2006年是“十一五”的起点年,只要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稳定需求、调节供给,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国民经济保持适度增长,人民生活和消费仍将有较大提高。
据预测,2006年GDP将比2005年增长9%左右。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采取减缩措施,保持其适度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长率将保持在8%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实际增长率将保持在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将比上年实际增长10%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上升2%左右,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继续保持10%以上的增长率。
在再分配领域中,政府将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对下岗职工将在基本生活保障、再就业和社会保险等方面提供援助,使下岗职工享受政策优惠的渠道畅通;同时将加强职业培训,使他们的就业和生活困难得到缓解;还将进一步对城乡贫困户扩大社会救助覆盖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认真解决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医疗和子女就学等困难问题。
2006年城镇居民的收入增幅仍将快于农民纯收入的增幅,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近年来,虽然加大了对西部的投资,但效益尚未发挥出来,因此东西部的地区差距仍呈扩大趋势。垄断行业的高收入尚未得到有效的控制,行业收入差距也仍会呈扩大趋势。以上差距将导致收入差距扩大和贫富差距扩大,将继续不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也不利于社会稳定,应引起政府和有关决策部门的重视,积极应对。
居民消费结构将随着消费的增长,继续向小康型和质量型发展和升级,恩格尔系数将进一步下降,消费热点仍将集中于住房,移动电话和高性能、高质量的新型家电商品,旅游和假日经济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教育和文化产业将随着居民需求的增加、投入的增加而更加繁荣和多样化,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将进一步丰富多彩;政府将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教育、文化、娱乐、保健、健身、休闲、旅游等精神消费支出比例将持续上升。
在2006年新的一年里,居民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都将有新的提高。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