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华侨华人捐赠对象多为祖藉地相关的对象
——《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15)》指出
来源:华侨华人蓝皮书  作者:张雯鑫   发布时间:2016-01-05

  2015年12月23日,由华侨大学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华侨华人蓝皮书: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15)》发布会在京举行。

  蓝皮书指出,华侨华人慈善捐赠是我国慈善捐赠的重要力量。最新数据表明,2013年度华侨华人慈善捐赠总额为71.72亿元,占我国捐赠总额的7.25%,“个人”的捐赠额一直占比重最高,2011年为73.62%、2013年为56.81%;“侨资企业”捐赠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则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华侨华人对我国的慈善捐赠包含直接捐赠方式与间接捐赠方式两种,直接捐赠方式主要以个人模式和民间组织模式为主,间接捐赠方式主要以政府模式为主。从心理文化学分析,华侨华人的慈善捐赠行为可称为一种“等意义交换”,捐赠主体一般在捐赠行为中获得荣誉、满足感、社会舆论的评价、人际关系等等,使其成为一种意义相等的平衡性的交换。其慈善行为的动力与西方人并不相同,捐赠的对象多反应在与祖藉地相关的对象上。

  (参见《华侨华人蓝皮书: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15)》p10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12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