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2015年12月1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研究中心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5)》发布会在京举行。
蓝皮书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每天用在智能手机上的时间并不少,约花费了5小时17分钟,占一天全部时间的22%。同时,随着大学生每升高一年级,他们每天的手机使用总时间会减少0.64小时,即38分钟。
消遣时间上存在性别和年级差异,男生每天的消遣时间平均为1.92小时,而女生只有122小时,比男生少42分钟。随着年级每升高一级,每日消遣时间减少0.34小时(约20分钟)。从大一到大四随着年级的升高,手机使用的时间逐渐减少。这一现象背后存在三种可能的机制,一是客观原因,课业负担加重,可支配时间减少;二是随着生理上的成熟,自律性增强;三是社会性的发展和成熟,人际关系的扩展。
从一周七天手机使用时间的变化趋势来看,波动并不大,休息日的手机使用时间较工作日并未明显增加。这一方面说明大学生的手机使用已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模式,每日的使用时间和内容相对稳定;另一方面,社交时间,尤其是网络社交时间在周六不增反降、成为一周中低谷的现象也表明可自由支配时间并不是影响大学生手机使用的主要原因,可能存在其他更重要的影响因素。
蓝皮书指出,大学生四年的社会性发展主要体现在新环境中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大一的彼此陌生到大四的挚友惜别,随着人际关系的建立个体花费在手机上的时间逐渐缩短,这似乎表明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会削弱手机使用行为。结合前文所述的手机社交属性,可能的原因是,不论是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活动还是以手机为载体的人际交往活动都是满足我们社交需求的途径,当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够满足我们的社交需求时,便会抑制手机社交活动,从而导致手机使用时间的减少。换句话说,基于手机的社交活动是对现实人际交往的补偿,当个体的社会交往需求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得到满足时,通过手机满足社交需求的动机会下降;反之,若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无法满足个体的社交需求时,则会寻求手机网络社交活动获得替代性补偿。这一机制也可以解释为何星期六大学生的手机社交时间,尤其是网络社交时间不增反降的现象,周末学生有更多时间投入到身边的社交活动中,当他们的社会交往需求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满足,通过手机社交活动来寻求满足的趋力便下降,因而导致社交使用时间的降低。
基于本研究的初步结果,蓝皮书提出,以手机为载体的社交活动是对现实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补充,当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在量和质上都能满足个体的社交需求时,人们对手机社交活动的投入就会降低。反之,若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无法满足个体的基本社交需求时,便会取而代之在网络社交媒体上寻求满足。正如物质成瘾最新观点认为的那样,人类有着强烈的联结和建立联系的需要,如果我们不能跟彼此建立联系,就会转而去跟能带来安慰的物质建立联系,如赌博、色情产品、大麻或可卡因,在现代社会中还包括智能手机、购物和吃东西,成瘾的核心部分是一个人无法存在于自己的关系网络中 。这样看来,智能手机使用时间的逐渐增加就不仅仅只是技术进步的结果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生活中人们社交需求的匮乏,是心理与技术的一场共谋。正如那句“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在你面前,而你却在看手机”所描述的那样,我们因对手机的沉溺而忽视了身边的人际交往,日常生活中人际交往的匮乏又会导致对手机社交的渴求,从而造成恶性循环,人际交往越少越使用手机,越使用手机人际交往越少。
(参见《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5)》p26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12月)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