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2015年9月2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非洲黄皮书:非洲发展报告(204-2015)》发布会暨“中国企业在非洲经营面临的问题与出路”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召开。
黄皮书指出,自20世纪90年代初非洲“多党民主”风潮以来,非洲政党政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经过20多年的磨合,非洲政党政治已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平台期。尽管存在诸多弊端,但多党制和定期的竞争性选举已成为非洲普遍接受的政治制度模式。政党政治发展新平台期的主要特征体现在非洲政党数量的相对稳定,政党争斗所引发的政局动荡减少,政党的意识形态色彩淡化。
然而,由于非洲各国国情不同以及各国执政集团对多党制的本土化改造程度不同,多党制在非洲各国的运行情况千差万别。就一国内部政党力量对比格局来看,非洲政党政治大致形成三种类型,即一党独大型、朝野势均力敌型和碎片化型。一党独大型国家始终有一个政党主导国家权力,长期占据执政地位;朝野势均力敌型国家则已形成两大政党平分秋色或三大政党三足鼎立的格局;而碎片化型国家政党数量众多,力量格局呈碎片化,没有政党能单独组建政府,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政党结成政治联盟。
从政党与国家权力关系的角度看,非洲各国政党政治也呈现出很大差别,形成三种主要类型,即紧密型、松散型和中间型。在许多一党独大型国家,执政党与国家权力之间形成一种紧密的关系。执政党不仅决定国家(政府)的发展方向和大政方针,而且决定重要的人事任命。执政党几年一次的党代会的重要性决不亚于国民议会,党代会做出的决定往往为国民议会讨论提供了基础,为国民议会讨论定调子。与紧密型国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洲也有一批国家的执政党与国家权力关系十分松散。此类执政党往往没有清晰的方针政策,政策研究能力薄弱。制定的竞选纲领对国家发展不具有约束力。政党的活动主要围绕选举进行,选举结束后政党活动相对沉寂。政党或政党联盟一旦取得国家政权,国家权力的分配往往由同时担任政党领袖的总统(或总理)说了算,或者根据执政联盟各党事先达成的协议分配。在上述两个极端间还有一种国家,它们的政党的作用既没有第一种类型大,但也没有后一种类型那么边缘化,总统府是国家权力的中心,但总统在一定程度上要依靠政党的支持来施政,因此在做出重要决策时也会征求党最高决策机构的意见。
非洲政党政治的新发展,对中国共产党与非洲国家政党的交往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共产党根据党际交往的原则适时调整对非政党交往政策与重点,在重点发展与一党独大型国家执政党的同时,开展与其他数类型国家执政党的交往,并做潜在执政党的工作,做到“冷灶热灶”一起烧。
(参见《非洲发展报告(2014-20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9月)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