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最后一公里的药品配送成本过高,对基层和老少边穷地区民众的用药安全构成隐患
——《中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报告 (2015)》指出
来源:药品流通蓝皮书  作者:张雯鑫   发布时间:2015-08-03

  2015年7月29日,由中国医药商业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药品流通蓝皮书:中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报告 (2015)》发布会在成都举行。

  目前我国急救药品配送时间在200公里范围的以在4小时内送达为标准,药品配送网络覆盖所属区域内的医院、乡镇卫生院,但实际上难以做到。以北京市为例,医疗机构药品配送经常是一日两次,郊区农村则是每日一次;但在内蒙古、新疆、四川等偏远地区,会出现一周一次或每月一次的配送情况。

  我国药品流通企业对基层医疗机构的配送费,是以货值点位(货值百分点数,一般是配送货值的3%~5%)计算的。由于基层医疗机构以基药(基本药物目录所规定的药品)为主,货值相对较低,在山东、陕西、四川、甘肃、河南、黑龙江等地的调查结果显示,单票订单从几元到几千元不等。在城市及周边区域对医院、连锁药店的配送成本相对可控和固定,而农村药品供应点和乡村诊所由于受客户网点散、订单零散、药品单件货值低、配送距离长、自配装载率低(30%~40%)等因素影响,物流自配成本较高,配送货值的毛利不足以抵支配送成本,出现无利或亏损的问题。委托第三方物流进行终端配送,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成本,但是由于第三方往往未有药品配送资质和普遍缺乏药品合规操作的能力,药品质量安全难以得到保障。以我国陕西汉中为例,当地获得配送权的企业从汉中市配送到所属区域乡镇卫生院往返需要220公里以上。由于配送成本过高,基药的及时保障供应面临挑战。

  在调查中,企业普遍反映“在现有的基药招标体制下,‘唯低价论’让基药产业链条上的利益被极度地挤压,企业利润空间小,甚至随着成本的骤增而出现亏本现象。要保障偏远地区的基药配备显得力不从心,即便实行单一货源的模式,企业仍然会面临亏本的经营压力”。从企业经营利润的角度看,企业普遍认为“我国药品流通前十强企业的平均毛利率为6.45%,而对农村偏远地区配送平均毛利率仅为3%,对偏远地区商业公司的配送基本上都是亏本的。目前,企业是商业补贴物流,即用城市的商业盈利补贴偏远地区的商业配送”。

  在此种情况下,四川、湖北等地多家医药商业企业就药品配送资源共享达成联盟,采取“共同配送”模式。但这种模式需要得到当地药监部门的认可,也需要获得当地招标部门的认可与支持,在实际运作中也难以推广。

  (参见《药品流通蓝皮书:中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报告 (2015)》p10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7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