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2015年6月1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5)》发布会在京举行。
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全国基金会总数达4211家,较2013年增加了584家,年增长16.10%。其中,公募基金会1487家,占35.31%;非公募基金会2724家,占64.69%。同2013年相比,非公募基金会在全国基金会的占比增加4个百分点。
从1981年第一家基金会出现至今,在短短的30余年里,中国基金会经历了从无到有,快速发展的历程。在基金会大发展的背后,也应看到政策因素对基金会的深刻影响。在2004年《基金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出台前的20多年中,全国基金会不到800家,然而自《条例》颁布以来,基金会数量激增。2013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国务院颁布一系列通知加快社会体制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北京、上海、广东等20多个省市开放公益慈善等四类组织直接登记,进一步降低了注册门槛。
2004年颁布的《基金会管理条例》,打开了民间资本参与慈善事业的大门,企业、个人等民间力量出资成立的非公募基金会开始出现,带来基金会行业始料未及的大发展:非公募基金会以年均超过20%的比例持续增加,自2010年非公募基金会总数首次超过公募基金会以来,其在全国基金会中的占比也不断增长,截至2014年年底,非公募基金会总数已达2724家,占全国基金会总数的65%。
就2014年新成立基金会而言,总数与上一年度基本持平,但是仍能看出非公募基金会增长势头迅猛。在2014年新增的584家基金会中,公募基金会仅有65家,增量较上年减少了46家;而新成立的非公募基金会有519家,占当年新成立基金会总数的88.87%,增量较上年增加了47家。
(见《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5)》p5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6月)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