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中国基金会“走出去”基本上属于“四无”状态,很大程度上源于领导者的个人意愿
——《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5)》指出
来源:慈善蓝皮书  作者:张雯鑫   发布时间:2015-06-16

  2015年6月1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5)》发布会在京举行。

  目前中国基金会“走出去”仍处于初级阶段的探索和尝试期,基本上属于“四无”状态,即无固定经费来源、无固定项目、无当地雇员、无固定办公场所。即便是发展相对较好的几家也在“摸着石头过河”,没有一家处于“四有”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制于资金不足,导致对今后发展的信心不足,无法做出长远安排。对于现阶段这种不规范的做法,从短期来看可以理解;但从长期来看,不利于今后的发展,势必留下隐患。可以想见,已经“走出去”的中国基金会,因不具备基本条件而在海外举步维艰,项目效果会打折扣,也很难形成社会影响力。

  蓝皮书还指出,中国基金会“走出去”很大程度上源于领导者个人的视野和兴趣,往往并非集体决策或理性选择的结果。例如,何道峰之于中国扶贫基金会、卢德之之于华民慈善基金会、蒋会成之于海南成美慈善基金会、马化腾之于腾讯公益基金会、张欣和潘石屹之于SOHO中国基金会,其作用都是决定性的,其贡献都是无可替代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如果没有这几位强势领导者的存在,中国基金会“走出去”的步伐还要滞后很久。

  但是,这种源于领导者个人意愿的行为,有可能与组织的能力不匹配,也有可能得不到组织成员的广泛响应,还有可能对各种风险估计不足,导致难以为继。尽管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但类似的情况不乏先例。已经“走出去”的基金会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

  (见《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5)》p177-17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6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