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中国制造业竞争力不断提升,中德之间冲突与摩擦有所增多
——《德国发展报告(2015)》指出
来源:德国蓝皮书  作者:张雯鑫   发布时间:2015-05-29

  2015年5月28日,由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分会共同举办的德国蓝皮书《德国发展报告(2015)》发布暨德国内政外交走向研讨会在京举行。

  经贸关系是中德发展双边关系的主要动力,目前中德关系存在的问题也集中表现在经济领域。欧债危机以来,欧盟及其成员国自顾不暇,与中国在人权问题上的冲突明显减少,但是德国媒体与精英对中德关系的认知仍然存在一定分歧。此外,中德关系还受到跨大西洋伙伴关系与亚洲区域政治等因素的影响。

  第一,随着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中德之间的冲突与摩擦有所增多。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德经济处于一种近乎完美的合作关系,德国需要市场,中国需要技术。德国的汽车工业、可再生能源和高新技术企业,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随着全球价值链的转移,在汽车工业、机械制造工业、化学工业等德国传统的优势领域,中国企业逐渐对德国企业构成竞争。欧盟对华光伏双反问题就是这种竞争的一种表现:德国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太阳能世界(SolarWorld)最先发起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双反调查。

  第二,德国企业在华遇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和强制性技术转让等方面。德国汽车制造企业抱怨来自中国国企的竞争。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实行严格的标准,把技术转让作为在华生产电动汽车的要求。此外,在取消服务业、保险业和银行业的市场准入限制方面,德国企业也有诸多诉求。德国企业为了规避风险,试图开辟中国以外的其他市场,但是又无法做到真正疏离中国。

  第三,中国对欧洲投资在过去几年增长迅速,中资企业在德国收购企业,常常招致非议。德国媒体把中国对德国直接投资称为“入侵”,担心中国投资会对德国企业和员工产生不利影响。但是在政治层面,无论是执政党还是反对党,均对中国加大对德国的投资力度表示欢迎。德国前经济部部长罗斯勒指出,中国对德国投资符合中德双方的利益:一方面,中资进入德国企业,有助于拓宽德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渠道,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提高政府的税收;此外,新的资本也有助于激发新的经营理念。另一方面,中资收购德国企业,可以学习德国企业的技术积累和管理经验,有助于提高中资企业的竞争力。

  第四,德国媒体与精英对中德关系的认知存在分歧。对于中德关系的看法,德国国内存在明显的意见分歧。部分媒体过分关注人权问题,学界和政界精英更多关注实质性议题的进展。2014年3月习近平访德期间,《法兰克福汇报》撰文指出,战略伙伴关系与和谐朋友关系这两个概念不应混淆;中国是伙伴,但不一定是朋友;没有中国,21世纪的国际冲突无法解决;但是在政治上,中国和德国依旧距离遥远。德国外交政策协会研究所所长桑德施奈德在反驳这种观点时指出,人权问题只是中德关系众多问题中的一个,不应成为两国高层互访的主导话题;经济政策、安全政策以及如何推动中国介入全球治理的讨论,都是重要议题。德国国内对于中德关系的认知分歧,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德国对外政策价值与利益冲突的延伸。

  第五,德国对华政策受到美国等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德国国内对于“中德特殊关系”的提法相对谨慎,强调德国对华政策应与伙伴国家保持密切协调。德国智库近期提出,当德国与中国在贸易、安全或法治问题上发生冲突时,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关系倒退,德国应加强与美国在对华政策方面的协调,由此形成一个面对中国的强势立场。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大西洋两岸对华外交的协调,加强两国对华外交官的交流论坛,在进行中德和中美政府对话之前举行德美外交官论坛等。

  此外,东亚区域政治也被纳入德国对华政策的考量范围。在中日问题上,德国的立场极为审慎。美国希望日本在东亚地区扮演更为积极的安全政策角色,德法对这一问题持怀疑态度。在东亚地区,德国和欧洲扮演极为有限的安全政治角色,但是近期超越纯粹贸易关系的诉求有所提高。德国学者提出,在当前紧张的中日关系中,德国扮演调停人的角色不会取得任何成效,反而具有极高的风险。但是也有学者认为,正是因为德国与中国及其近邻在经贸关系上利益攸关,德国不应对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国家之间的紧张局势无动于衷。在东亚安全问题上,德国现阶段的核心利益是:保持亚太地区对于欧洲人和多边介入的开放性,同时避免卷入中日冲突和中美两个大国在该地区的竞争。

  (参见《德国蓝皮书:德国发展报告(2015)》p211-2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5月)

 

分享到: